廣東中山/孫中山故里旅遊區 吸睛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入口處「天下爲公」四個大字,十分醒目。圖/本報廣東中山傳真

廣東省中山市,早前稱爲香山;1925年4月15日,爲紀念剛去世的國父孫中山,香山易名爲中山。孫中山出生於翠亨村,這裡是他成長及革命思想萌芽的重要地方。圍繞「孫中山元素」成立的孫中山故里旅遊區,總面積達3.15平方公里,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翠亨村、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和犁頭尖山、中山影視城五個核心組成。

中山紀念堂,是中山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圖/本報廣東中山傳真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大廳。圖/本報廣東中山傳真

館方陳列的孫中山幼時雕像,與青年時照片。圖/本報廣東中山傳真

孫中山紀念館。圖/本報廣東中山傳真

犁頭尖山,風景秀美。圖/本報廣東中山傳真

「龍田」是翠亨村外的一塊耕地,其中兩畝六分田由孫家租耕。圖/本報廣東中山傳真

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南、北、西三面環山,東臨珠江口,大門入口處白底藍字「天下爲公」四個大字,十分醒目。紀念館是以「孫中山故居」爲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

孫中山故居位於翠亨村的西南角,與村裡的其他民居相比,具有坐西向東、外洋內中、門多窗多、迴環連通的特點。故居室內的陳設保持着1892年至1895年間孫中山經常返鄉居住的景貌。這所房子歷經百多年,至今仍保存完好。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立於1956年11月12日,分爲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翠亨農業展示區等展覽區域,突破一般名人故居、紀念性博物館傳統的舊居復原加輔助陳列的二元模式,逐步形成以「孫中山及其成長的社會環境」爲主題,兼具歷史紀念性和民俗性、立體的、多元化的陳列展覽體系。

翠亨村是哺育孫中山成爲一代偉人的最初搖籃。爲了保護孫中山故居周圍的歷史風貌,紀念館開闢了翠亨民居展示區,利用鄰近孫中山故居的舊民房,復原、仿建了部分清末民居,佈置了富有家庭、中等農家、中等商家、僑眷、貧窮人家、更樓及民俗展覽,再現孫中山故鄉當年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同時也展示了翠亨村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部分民俗風情。

1999年落成的陳列展覽綜合樓-孫中山紀念館,位於孫中山故居西北側,館內設有《孫中山生平史蹟》、《孫中山的親屬與後裔》兩個固定陳列。

翠亨農業展示區原是名爲「龍田」的一塊耕地,佔地約60多畝,其中的2畝多曾由孫中山和他的父輩耕種過。

紀念館保留了原來的水稻種植區,開闢了作物種植區、水稻耕作農具展、禽畜飼養區以及介紹珠江三角洲特有農業生態的桑基魚塘區,設置了介紹無土栽培等現代農業方式的現代農業展示區。通過這一區域的建設,使青少年一代瞭解農村、瞭解農民、瞭解孫中山出生成長的社會環境。

辛亥革命紀念公園,佔地約20畝,是以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爲題材的生態型廣場花園。

犁頭尖山位於翠亨村北面,因形似犁頭而得名,是翠亨的最高峰,登山可俯瞰孫中山故里旅遊區全貌。山上葬有孫中山祖父孫敬賢、父親孫達成、兄長孫眉、親侄孫昌和孫氏家族墓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