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世人從金融海嘯學到教訓了嗎?

風波震盪中,市場倒帶回轉至2008年的悽慘歲月。驚心動魄之餘,務必省思:難道上次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未能引世人痛定思痛,讓各國政府磨練利劍,砍絕一度又一度的風暴?

回想2007至2008年間的金融海嘯,一連三波,每一波都讓全球驚心動魄,從次貸風暴颳起,第一家出問題的大型金融機構貝爾斯登開始連環爆,歐美數百家金融機構告急甚至倒閉,雷曼兄弟是最大的海嘯,波及的各國金融機構不勝枚舉。在風暴平息之後,各國無不坐下來埋頭撰寫改革報告,包括美國Dodd-Frank法案中的Volker rule對銀行業務予以限縮,英國Vickers report也洋洋灑灑厚厚一本。各種檢討措施紛紛出籠,核心理念即是風險控管。

再觀此次SVB事件,該行風險控管不足則是被指責的第一項罪名。雖然SVB的規模不及上次倒閉的貝爾斯登與雷曼兄弟等大型機構,市場連鎖範圍較小,倒也引發了不小漣漪。儘管風險控管的重要性人皆盡知,爲何未能事先查覺防範?政府與業者皆有重大失職。該行貸款對象高度集中在風險度較大的高科技產業與創投,過度沈迷新創科技的炫麗光彩,偶有虧損也很快被另一筆鉅額利潤掩蓋,日日數算着金銀財富的叮噹響聲,未作分散產業的風險控管,確是重要的體質缺失。即使歷任風暴殷鑑屢屢,每位個體單位總認爲灰犀牛遠在天邊,不會貼近己身,任由危機坐大。

美國金融主管當局亦未盡責,平日未警覺該銀行集中貸款的潛在高風險,確是監管不足。此外,聯準會此次所關注的政策方向與上次有別,總體環境有所差異,風險防範重點上未多思慮,確不周全。此次事發前不久,2月9日聯準會剛公佈了例行性的壓力測試,宣佈23家大銀行全部過關,其檢視重點在於經濟進入衰退階段後銀行仍可正常營運,而未考量急躁升息所造成的銀行財務失衡與擠兌危機。觀乎近年貨幣政策,已因疫情變形,自2020年以來,各國狂撒貨幣,引發銀行大肆投資債券,現在央行又因通膨威脅而大力升息,使SVB資金調度見窘。聯準會自2022年初至2023年3月,升息九次共19碼,由大撒貨幣轉向快速升息的貨幣政策,乃是疫情下的一連串強力轉向措施,吾人或可稱之「疫情貨幣政策套環」,有別於雷曼風暴爆發前的次級房貸浮濫情形,乃是一個新的經驗,未由上次風暴提取到類似教訓。

兩次風暴相同之處,皆是資金過度寬鬆浮濫所鋪陳的風險環境,上次因銀行爛頭寸過多而衍生性金融商品充斥,風暴時整體金融體系皆牽動陷困;此次是資金寬鬆而銀行過度投資債券,部分金融機構未作妥善資產配置而擠兌。無論何種原因與現象,一旦金融信心崩潰,就是夢魘的開始,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此次美國政府的因應措施並非一無是處,總統拜登立刻在3月14日宣佈:存款人可取回所有的錢,快速穩定存款戶信心,多少有些奏效。至於財長葉倫3月23日才說財政部並沒有研究擴大聯邦存款保險,就讓道瓊指數暴跌530點,24日不得不改口,謂可能在未來採取緊急行動,保持大規模金融穩定,守護存款,這又翻紅了股市盤勢。另再看瑞士信貸崩盤近因,在於其最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董事長一句「不會提供任何財務支援」,促其股價落底;目前該董事長已經辭職。

原則上,在危機暴發之際,迅速穩定信心,乃萬般事務中之首要急務。臺灣在上次雷曼兄弟風暴時便採用存款無限額保障措施,不拘泥於300萬存款保障額度,止住了大量存款由私銀挪移至公銀的偏差現象。各國採用存款保險與政府力挺的態度,由歷次風暴,一次一次地體驗應對的方式與效果。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的研究項目爲銀行擠兌危機,提醒着世人宜多注意。此項危機早已四處埋有地雷,至今仍難以杜絕。不但應由過往風暴中學習教訓,也需在新的環境中預擬可能危機。期望灰犀牛與黑天鵝的次數愈來愈少,規模愈來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