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前景不明+保單解約壓力 壽險業連二月大賣股票超過3千億

臺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管會對於金融三業投資股債的最新統計出爐,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壽險業繼6月大賣臺股1761億、海外股票191億之後,7月繼續賣,尤其7月海外股票賣得最兇,一口氣賣了867億,國內股票也不手軟續砍656億,合計壽險業對國內外股票,在7月共處份了1523億,爲今年以來單月次高紀錄,且連續二月國內外股票已大賣超過3千億。

而7月也是金融三業,包括銀行、證券、壽險等三大業別首度「同向」大賣股票,其中,金融三業對臺股大賣接近1350億,對臺股後市不安由此可見。

除了對臺股後市保守,壽險業大賣國內外股票的另一原因,在於聯準會降息在即的「吸金」作用,使得保戶解約保單投資債券的仍不在少數,使壽險業必須處份資產來彌補現金流。若合計壽險業海外股票同步大賣867億,則金融三業7月大賣國內外股票超過2200億。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7月的全體壽險業者的臺股部位減少1366億,倘若考量到加權指數7月下跌3.62%,扣掉股票增值部分推算減碼656億;而另一方面,若計算S&P500指數7月上漲1.13%的影響,則國外股票減碼867億,可說今年以來減碼最強力道。

在國內外債券部位方面,國內外債券在7月增加2540億,由於臺幣7月貶值1.19%,以及目前壽險業者的債券部位,有88%是海外債來看,業者大約有176億的匯兌收益,另外再考量美債價格在6月上漲2.77%的影響,以及壽險業者平均已把約9成的部位放在AC,非AC比重僅有10%等前提來計算,則業者在7月應有減碼海外債560億。

至於臺債方面,假設國內外部位有12%是臺債,由於十年期以上臺灣公債價格在7月上漲1.64%,再計入評價利益的影響後,壽險業繼6月加碼臺債45億之後,7月則以更強的力道加碼260億。

另一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壽險業繼6月賣出臺幣計價債券ETF大約180億之後,7月反賣爲買700億,而且比起5月加碼674億的手筆更大,佔可運用資金比重也重回5%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