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谷捕頭

貧寒子弟若想出人頭地,除依靠讀書有成,步入仕途,只能期許逢因緣際會,脫穎而出。

否則必將埋入鄉野,但大多人終生碌碌無爲,自古皆然。

谷捕頭的父母在饑饉之年,萬般無奈,把尚在沖齡的谷捕頭,插草賣到衣家班。

衣家班靠打把勢賣藝爲生。儘管都是些花拳繡腿,練功亦是辛苦。

谷捕頭天資愚笨,本性善良,甘於吃苦,勤學苦練,五年後成了衣家班的臺柱子。

谷捕頭十八歲時,鄉里舉子張守臣實授縣令,出於安全考慮,聘請谷捕頭作爲長隨。

谷捕頭權衡再三,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於是揹負着背信棄義的罵名,給班主磕了三個頭,義無反顧離開衣家班。

衣班主四十餘歲,深明大義,告誡谷捕頭,日後做人做事,須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可仗勢欺人,飛揚跋扈。

張縣令初次異地做官,對谷捕頭格外器重,尤其縣域匪患嚴重,縣衙捕快多與匪盜狼狽爲奸。

張縣令雷厲風行,果斷拿下原來的樸捕頭,令谷捕頭代之。

張知縣私下叮囑谷捕頭:爲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勉力爲之,你身爲捕頭,緝盜拿賊,本職所屬,不可辜負所託。

谷捕頭感謝張知縣知遇之恩,刀光劍影,不避生死,一年有餘,縣域匪盜或緝拿或奔逃。

張縣令贏得政聲,谷捕頭亦被視爲英雄,春風得意,一時無兩。

王巡檢見谷捕頭年輕有爲,尚未婚娶,就託張知縣爲媒,把愛女瓊蓮許於谷捕頭。

瓊蓮自幼聰穎,熟讀詩書,因在豆蔻之年,就以兩年爲期,兩年後迎娶進門。

谷捕頭出身窮苦,不慕榮利,素日衣食住行,甚是節儉,俸祿多寄於家中,父母以此爲榮。

谷捕頭性子耿直,視收取賄賂爲不恥。引得手下沒有油水可撈,與以前大相徑庭,紛紛不滿。

捕快牛四約谷捕頭喝酒,酒過三巡後,藉着酒意提醒谷捕頭:

谷頭,咱們身在官場,秉性不可過直,捕盜拿賊不可過愚,其實都是一種營生,養家餬口,何必過於認真,事事玩命,該取則取。

況且你已贏得衆人認可,兄弟們唯你是從,谷頭,你日後也要考慮兩點,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你吃肉兄弟們也能喝湯。

谷捕頭不待牛四說完,對其一頓訓斥。言道,拿衙門俸祿,必將恪盡職守,收取賄賂,拿人錢財,我輩不爲。

之後,谷捕頭不以爲意,依然我行我素。捕盜捉賊必身先士卒,奮勇當先。

王巡檢久經官場,洞察觀火,私下提醒谷捕頭:

賢婿,你終日刀口上討生活,非長遠之計,凡事多爲日後謀算,不可做一介莽夫。

你初來乍到,頭三腳已經踢開,捕頭保境安民,無可厚非,但匪靖民安,卻阻斷人的仕途財路。

切記,千里出行做官,不爲錢財必爲仕途,你性子過於耿直,切莫成爲衆矢之的,悔之晚矣。

谷捕頭折返,思道,道理都懂,但不做違背良心的事。

張知縣也曾點撥,見谷捕頭榆木疙瘩,不由心裡罅隙漸生。

一日,城裡盧員外搶親不成,釀成命案,證據確鑿。

盧員外之兄乃布政使,家裡又使了不少銀錢,張知縣在刑名師爺指點下,李代桃僵,滴水不露。

谷捕頭探知內幕,義憤填膺,打抱不平,協助苦主不依不饒。

張知縣惱恨谷捕頭不可理喻,朽木不可雕也。

恰逢這日,有一夥江洋大盜流竄縣境,谷捕頭窺知藏匿之地,谷捕頭奉命緝拿。

臨行前,張知縣道盡勉勵之詞,卻在茶中暗下軟骨散。

城外客棧,衆捕快圍住羣賊,谷捕頭正氣凜然,一馬當先。

衆捕快搖旗吶喊,卻紛紛後撤。谷捕頭渾然不覺。

幾個回合,谷捕頭眼神無光,渾身乏力,竟死於匪首刀下。

衆捕快見谷捕頭身首異處,均各顯其能,蜂擁而上,片刻全部緝殺匪盜,擡谷捕頭屍首返回。

張知縣予以表彰,葬禮隆重,張知縣送葬時,痛哭失聲。百姓以知縣老爺重情重義,口口相傳。

唯有王巡檢內心嘆息,不久爲瓊蓮另尋夫婿。

二年後,張知縣因政績卓著,深得民心,卓拔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