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發生蝗災時,爲啥百姓不吃蝗蟲?專家:不敢吃,不會吃
前言:
在古代,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夠吃上一頓飽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百姓們不僅需要向朝廷繳納繁重的賦稅,而且往往一年下來都沒什麼好的收成。
除了沉重的賦稅,百姓們還需要和各種惡劣的自然災害所鬥爭,而最讓人頭疼的一種災害就是蝗災!
我們都知道蝗蟲是一種非常恐怖的害蟲,氾濫的蝗蟲不僅會損壞農作物而且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脅到大家的生命!
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所以也有諸多關於蝗災的記錄,從遺留下來的資料來看,周朝的時候就出現過嚴重的蝗災,並且一直沒有找到解決方法。對此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大不了將這些蝗蟲當成下酒菜不就行了嘛!很多飛禽走獸最後不都成爲了盤中餐嗎?其實沒這麼簡單……
首先,古人大都比較迷信,對於蝗蟲卻是非常敬畏的。他們認爲是自己犯下了什麼過錯從而惹怒了天神。所以天神就派蝗蟲來到人間懲罰世人,所以驚慌失措的百姓們不但不會攻擊蝗蟲,反而會準備貢品對其進行祭拜。
其次,古人們對於蝗蟲認識並不深,關於蝗蟲能不能食用一直都是充滿爭議。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唐朝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在御花園中游玩,他看到肆虐的蝗蟲心煩不已,便隨手抓住了一隻放進了嘴中。這樣的做法讓一旁的大臣們都是緊張不已,他們紛紛勸誡李世民說食用蝗蟲可能會損傷身體。
李世民氣呼呼地表示,如果能夠消除蝗災,讓百姓們免於此害那麼他即使因此生病也在所不惜。雖然李世民的確是體恤民情,也體現出一位明君的胸懷,但他這樣的做法着實把在場的臣工們嚇得不輕,彷彿吃了蝗蟲真的會怎樣。
最後一點,即使人們有吃蝗蟲的意願往往也很難落實。畢竟蝗蟲的移動速度非常快,幾乎是在一瞬間就飛到了其他地方,人們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捕捉到足夠的蝗蟲。
更何況能夠狠下心來選擇食用蝗蟲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直到近代人們纔開始慢慢接受將蝗蟲作爲食物。
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專家纔會得出古人或許對蝗蟲也有所想法,但實在是無力落實的結論。
結語:
在農耕時代人們生活條件普遍偏低,因爲大家的主要口糧都是小麥,稻米等糧食,而自然災害,天氣等等客觀條件都會影響一年的收成,爲此大家都習慣在平日裡積攢下一定的糧食。
對於百姓們來說,他們最渴望得到的就是耕地資源,畢竟有充足的資源纔不會餓肚子,才能夠應對各種各樣的飛來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