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便利生活新篇章 一起勾勒城市的未來新貌

設置於捷運出口附近的「raingo」共享傘,租借十分方便。(攝影/李智爲)

共享服務風潮席捲全世界,生活場域多元繽紛的臺北,也處處可見不同的共享實踐方案,爲人們打造明日的城市藍圖。

【文黃思齊・攝影李智爲、鄧心勝・圖WeMo Scooter】

共享服務 建構未來生活新面貌

臺爲了避免資源閒置或浪費,許多共享服務因此誕生,近年更有許多結合環保與生活便利性的媒合平臺,讓民衆可透過手機操作,替日常生活各面向帶來需求及滿足。

在這波共享趨勢中,方便借還、機動性高,又不必煩惱停車位及車輛保養的交通選擇,如「YouBike」微笑單車、「WeMo Scooter」共享電動機車,恰好貼近人們所需,成爲臺北市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年8月底進駐臺北捷運的「raingo」共享傘,同樣從共享概念切入,期望行人不論晴天或雨天,在移動過程中都能不受天候干擾。

永續創新 貼近公共策略與需求

談及raingo共享傘的創辦理念,創辦人蘇俊嘉表示,raingo希望人們無需在移動過程中受天候限制,並透過高規格的材質提升雨傘耐用性,同時以顯眼顏色提高辨識度,減少雨傘容易損壞及丟失的資源浪費。raingo另一位創辦人餘季堯補充,raingo能在甲地租借、乙地歸還,認傘不認人的設計,除了讓使用者方便借還,也可減少廢棄傘出現的狀況。然而蘇俊嘉不諱言,與過去常見的交通共享相比,共享傘對使用者來說仍是新事物,必須仰賴人們建立使用習慣,待共享傘普及後方能真正減少廢棄傘的產生。

raingo共享傘在臺北誕生,並透過臺北捷運公司推動的「運輸創新合作計劃」在北捷全線首發上線,從構想到落實大約歷經3年,期間經過反覆討論、調整及測試。蘇俊嘉表示,raingo傘架設計7公分超薄機身,目的是爲了避免民衆在拿傘、還傘的過程中影響出口動線,同時克服施工時不可損壞既有牆面,須兼顧壁面設計與美感等建築規範。另外透過手機App定位和地圖功能,raingo也讓人們能方便找到最近的租借站,並得知目前可借可還的共享傘數量,避免發生到站撲空或無法還傘的窘境。

共享傘也可解決外國觀光客的臨時需求。蘇俊嘉表示,對於不熟悉臺北天氣狀況的外國人來說,未必會隨身攜帶雨傘,有了raingo後即使天氣突然改變,也能繼續行程。除了捷運站,raingo未來還計劃在便利商店提供服務,打造對步行者更友善的移動環境。

人們只需拿起手機,就能輕鬆租借共享雨傘。(攝影/ 李智爲)

結合政策 應對綠能和科技發展

「科技的進步讓共享成爲可能,而且更加高效。」WeMo Scooter共同創辦人吳昕霈說,現在打開手機App就能立刻找到身邊的共享資源,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事。隨着在家工作、遠端辦公室及共享空間逐漸取代過去人們熟悉的兩點一線生活型態,結合綠能科技應用的移動服務,成了人們解決短程交通需求的新選擇。他期許透過行動科技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解決城市交通問題。

吳昕霈也提到,WeMo Scooter除了短程移動的便利性,也符合共享、綠能、E 化的特點,更有以租代買、減少資源過度浪費的優點。談到WeMo Scooter與政府部門的合作狀況時,吳昕霈表示安裝在機車上的各種監測器,騎乘時可蒐集如路面坑洞或路段積水等狀況,提供地方政府建立各種交通模型或改革應用的數據。WeMoScooter也配合大型活動管制,彈性調整機車租借的營運範圍,避免交通壅塞。

共享機車爲短距離移動帶來更有效率的選擇。(圖/WeMo Scooter)

結合綠能的共享機車,既環保也爲生活帶來移動的便利性。(圖/WeMo Scooter )

持續創新 創造永續發展的服務

對於在城市發展共享服務的前景,蘇俊嘉與吳昕霈不約而同提到,創新的動機是爲了讓生活更便利,因此下一步會繼續朝着提升資源使用率的目標前進。吳昕霈說明,共享類型的商業模式多少帶有社會責任的屬性,未來永續、環保、分享等概念與現代人的生活將更密不可分,他期待透過運具共享,讓綠色運輸在生活中更普及。

共享服務不僅是新的商業模式,也是人口密集地區一種新的生活解方。YouBike微笑單車第一個營運系統就在臺北市開展,不僅營造出全新的城市風格,更展現臺北市對環境永續和創新的承諾。隨着更多共享服務的加入,相信臺北能夠實踐更好的社會價值,併爲市民帶來更便利的都市生活。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11月號670期】。

臺北畫刊670期-歡慶城市冬日派對 迎接臺北新年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