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以大型羣體基因計劃 帶動精準健康產業
工商社論》
由政府發起大型羣體基因計劃(population genomics),既可促進全民健康,又能帶動生醫產業發展,就如同造橋鋪路的公共建設,既可強化基礎建設,又可提供就業機會一樣,一舉兩得,值得積極推動。
生醫產業是政府爲加速臺灣產業轉型升級,追求永續經濟新模式所提出的「5+2創新產業」之一,行政院並於2021年正式訂定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爲生醫產業推動的主軸,希望臺灣能邁向精準健康的新紀元。一方面希望從「疾病治療」邁向「預防保健」,大力推升全民健康;一方面也希望能結合臺灣資訊電子科技優勢,和高水準醫療及全民健保大數據,開創具國際特色的新興高價值生醫產業。
「精準健康」的意義,在於能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遺傳、體質、環境、及生活型態,更精準地及早進行疾病預防和保健。 誠如兩千年前黃帝內經所言:「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精準健康即是上醫醫未病,不但可以提高國民生產力,節省醫療健保支出,在當前社會高齡化的趨勢下,尤其更顯重要。依據Frost & Sullivan的市場分析報告預估,全球精準健康市場從2020年到2025年,將由3,198億美元成長至5,847億美元,市場潛力龐大。
而要達到所謂個人化精準健康的關鍵,在於能透過大規模的羣體基因及健康大數據的分析,找出國人罹病風險因素及對應基因,使得具有該等高風險基因的個人能及早預防,以免於重大傷病的發生,進而改善提升全民健康。因此,每個國家或族羣獨特的羣體基因數據,是推動精準健康最重要的基礎。
有鑑於此,世界各國都紛紛推出大型羣體基因定序(population sequencing)計劃,例如美國的All of Us百萬人定序計劃,英國的UK Biobank計劃、日本的BioBank Japan計劃等,預期將會對各國的醫療保健產生巨大的影響。由於這些羣體基因體計劃,規模大又涉及公共衛生及民衆權益,因此多由政府主導,或結合民間機構共同推動。
我國自2012年起,由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建置的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迄今已收集19萬人的檢體及資料,已漸具規模。2021年起,行政院又整合了衛福、科技及經濟三部,推出「健康大數據永續平臺」計劃,以進一步結合全國各大醫院及全民健保的數據,這些計劃都已經爲我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接下來,我們應該在目前既有的基礎下,鎖定一些重要的精準健康主題,推出新一波更具前瞻性的大型羣體基因定序計劃,例如:新生嬰兒全基因定序篩檢,以落實精準健康,及早爲建立更健康的下一代努力。同時也爲生醫產業的發展提供新動能,諸如基因定序服務、序列資訊分析、定序工具及試劑等產業,將因獲得更多業務機會而壯大。
我們可以參考英國即將啓動的「新生兒全基因體定序計劃」,該計劃將在兩年內定序十萬名新生兒的基因組,尋找其基因變化,有望迅速察覺重症或天生患有罕見疾病如癌症的嬰兒和兒童DNA樣本,助於加速診斷約200種罕見疾病,爲數以千計的病人提供了徹底治療疾病的可能性。這個大型羣體基因計劃也讓整個英國的精準醫療產業動了起來。
至於在計劃執行方面,由於目前國內產業界已充份具備提供基因定序服務的能力,這些大型基因計劃,務必要儘量委由產業界執行,避免像過去一樣,多由政府研發機構編列高額預算,購置各式昂貴儀器、增加研究人力來執行,不但浪費資源、缺乏效率,更進一步搶食市場上的基因檢測業務、與民爭利,對民間產業發展有害無益。
總之,推動大型羣體基因定序計劃,只要執行得宜,不但可以落實精準健康,提升全民福祉,更可帶動生醫產業的成長,值得積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