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效法NBER,第15次景氣循環應儘速認定

工商社論

今年以來,國內景氣趨熱,惟官方迄今所認定的景氣循環仍停留在2016年初第14次循環的谷底,這個谷底定格至今,已有五年之久,五年之間景氣跌宕起伏,如今大概已走過了第15次循環的峰、谷,並進入第16次循環了。不過,這一切仍有待官方認定。

景氣變化如同大自然一年四季,寒來暑往循環不已,只是大自然的循環極爲規律,而景氣循環並沒有那麼規矩,有時景氣春天連着好幾年,有時一年就結束,有時景氣寒冬一年不到便迎來春燕,有時三年之久仍舊大雪紛飛,也因此這個循環到底走到高峰了沒?落入谷底了沒?必須由專門機構綜合總體數據,加以判斷。

所謂一次景氣循環,是指歷經一個擴張期(谷底到高峰)加上一個收縮期(高峰至谷底),例如我國第二次循環的擴張期由1956年9月~1964年9月,歷時八年之久,隨後進入16個月收縮期,合計全循環超過九年。臺灣經濟發展初期,平均一次全循環歷時五年以上,隨着全球資本快速流動,各國循環相互干擾,使得景氣循環出現混沌(chaos)現象波動因此加劇,循環週期也縮短,臺灣自1996年起所歷經的六次循環,平均一次全循環降至三年。

景氣循環在認定時,最難的是峰、谷的判斷,總體數據一直很好,但也許未來還會更好,因此當下無法認定高峰是否已出現,必須等數據趨緩一陣子之後,回頭看纔會發現高峰的落點。同樣的,景氣很差的時候,我們也很難在當下判定這是谷底,還得等一段時日,回頭看纔會看出谷底的落點。因此循環的認定總得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做出判斷。

雖然循環的認定得等待一段期間,但是,目前政府景氣循環認定的速度也實在太慢了,第11次高峰落在2004年3月,卻遲至2008年4月才完成認定,第12次高峰落在2008年3月,這次很快的在2009年3月就完成認定,但隨後峰、谷的認定又得花上兩年多的時間,例如第13次谷底2012年1月,直到2014年11月才認定,第14次的谷底2016年2月,也遲至2018年2月才認定。

如今已是2021年了,想必自2016年2月迄今五年多來已歷經一次擴張期及一次收縮期了,也就是第15次循環已經過去了,但是負責這項循環認定工作國發會,竟連第15次的高峰都還未認定,遑論第15次的谷底,這樣的速度確實太慢了。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是美國景氣循環的認定機構,2020年6月認定最近一次美國景氣循環的高峰落在2020年2月,他們只花四個月的時間即做出判斷。此前於2010年9月認定2009年6月爲景氣谷底,2008年12月認定2007年12月爲景氣高峰,同樣也只花一年左右的時間而已,相較我們姍姍來遲的認定,NBER效率多了。

雖然景氣要回頭看,才能準確得看出高峰、谷底,惟落後一年認定尚屬合理,落後個兩、三年才認定未免就太慢了,而落後這麼久才公佈,常常會與當下的情勢格格不入,例如2011年9月公佈第12次循環的谷底落在2009年初,意味着即將進入擴張期,其實當下的臺灣已進入第13次循環的收縮期了,一邊公佈的是景氣春燕將來的好消息,而現實處境卻是景氣寒冬已至,兩相對照,十分違和。

政府步調如此緩慢的循環認定,於學術研究上雖有意義,於政府、或民間企業卻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也難以做爲決策的依據,政府花了這麼多的力量資源結果認定出來的景氣循環難以做爲施政的參考,殊爲可惜。

也許有人會認爲,目前不是已有景氣燈號可以供我們判斷景氣變化了嗎?何以還要有景氣循環的發佈?沒錯,景氣燈號是可以讓我們瞭解短期的景氣變化,但卻無法告訴我們長期景氣的轉折點(turning point),景氣循環的峰、谷就是告訴我們景氣轉折點落在哪裡,給我們長期景氣走勢座標。若景氣循環的峰、谷可以更及時的認定,大家便不會把景氣波動,誤認爲景氣循環,或把暫時的跳動誤判成擴張或收縮,然而,景氣循環能否發揮這個作用,悉數取決於官方認定的速度。

我們認爲,負責我國景氣循環認定的國發會應效法NBER,提升景氣循環認定的效率,同時儘速完成第15次循環的認定。當景氣循環的發佈更具及時性,非僅有助於國人鑑往知來,掌握景氣長期走勢,也可以讓政府在採行擴大內需、振興經濟政策時有了更明確的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