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青年政策的兩大問題:缺乏鏈結和政出多門

工商社論

青年的教育和就業,向來是蔡英文總統最重視的政策之一。五年前,蔡總統啓動所謂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時至今日,無論是「就業領航」或是「體驗學習」,以及去年上路「投資青年政策」的600億創業優惠貸款,究竟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成效,消耗預算事小,耽誤年輕人美好未來的事大,值得後疫情時代的重新檢視。

在「就業領航」和「體驗學習」方面,由於高中高職高工高商同學們,有八成以上都選擇、或是家長爲孩子選擇的是繼續念大學;也因此,鼓勵先就業、再進大學的政策構思,「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遇到的是社會文化逆風

少子化的浪潮衝擊之下,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每個縣市都要有一個國立大學」。政府過去二十年已經做到的是,大專院校文憑人人都有,可是如今的問題在於:沒有一技之長,能不能學以致用。如果說,過去是「考試領導教學」,那麼政府現在依循同樣的思維,則應該要做的就是透過「就業領航」和「體驗學習」,引導那些願意先工作、再讀大學的同學和家長們,進入與之相關的大專院校和研究所。

事實上,有鑑於大學校園和工作職場經常性、甚至是系統性的斷鏈,迫使企業界只能夠自求多福。2020年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捐贈母校4.2億元興建「成功創新中心」,並將以每年1億、連續十年,成立「智慧運算學院」,並建立起和其他九個學院的應用連結網絡。如果加上緯創和交大在去年11月共同成立的「嵌入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今年2月起並校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也有(前交大)「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無論是校友回饋,或是竹科地利之便,都是由企業界因應本身需求,回溯到大學系所、再向上提升到學院的層級,「自己要用的人才,自己培養」。然而,其前提是產業聚落的地方縣市,有頂尖理工大學。

由於「就業領航」和「體驗學習」的適用對象是高中/職/工/商的年輕學子,要在進入大學之前,就被政府引導到國家的產業政策體系之內,談何容易。特別是,18歲學生更容易被導入的是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領域;而不可諱言的,這是因爲進入的門檻比較低。如果這個前提正確的話,則看得見的是:高等教育的就業市場,自然科學的系所學生,畢業後的機會多、平均薪資高。但沒有被看見的是:學校寒暑假的實驗室生活,以及進入讓人稱羨的高科技產業,全年無差別的24小時三班輪休,這些是社會人文科學的青年學子與父母們,不曾真正看清楚的辛酸血淚

由於離開高科技產業的職場,再行創業的資金門檻高,跳槽或成立周邊協力廠商,政府能夠資助的創業優惠貸款,金額有限,效益難以顯現。反而是過去二十多年來,從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產業、乃至於2019年起的所謂「地方創生」,就是大學院校與在地社區、青年返鄉之間的鏈結。而以政策的具體獎助,鼓勵青年學子投入回饋家鄉的行列,也成爲非理工醫學院的年輕學子,可以在政策的引領與資助之下,另一個值得重視的生涯規劃出路。

至於在「創業優惠貸款」方面,行政院規劃的600億創業貸款,由經濟部文化部農委會合作辦理,協助「新創」、「微創」、「文創」、「農創」的業者取得營運資金,而新創和微創的優惠貸款,則已經自去年(2020年)8月1日開辦。另一方面,教育部在2016年開放在校生、以及有居留權外籍人士,不再只限於畢業五年之內的大專院校學生,並於2018年更改名稱所提出的「U-Start創新創業計劃」,是從今年(2021年)1月起,由教育部的青年發展署再次啓動。

然而縱觀過去不斷轉型變身的創業優惠貸款與創新創業計劃,施行績效一直無法解決兩個問題:第一,缺乏鏈結;第二,政出多門

就前者而言,以青年爲名,卻缺乏行政院各部會決策者到執行機關之間的鏈結,強調創業貸款的個人或團隊與參與人數,既缺少教育端到就業端之間的鏈結,對於成立後的新創事業之永續生存,長期發展資金或貸款需求的「放生」,自生自滅的結果,徒然增加政府與社會的不必要負擔。就後者而言,應該賦予教育部以及所屬青年發展署(前身是行政院青輔會)更大的權責,從高中端「先不進入大學」的「就業領航」和「體驗學習」,連結到大學校園的教育現場。若每個單位都執行一部分的計劃,根本無從評估政策成敗,也沒有應負責的機構。總之,政府執行多年的青年教育和就業政策,至今實有必要評估效益並滾動檢討,讓青年們得到真正需要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