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超級電腦 歐盟5年力拚超中趕美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在去年9月年度諮文中提到,MareNostrum5將加速歐洲的科技部署,使歐盟能引領全球建立負責、合乎道德和安全的AI。歐新社

聯合建置超級電腦中心是歐盟27國發揮「團結力量大」的成功例子之一。透過共建,歐盟在5年內拚出3臺全球前10大超級電腦;透過共享,歐盟希望這些關鍵設施能有助在美中夾擊的AI競賽中勝出。

根據最近一次全球超級電腦「TOP500」排名,前10大歐洲佔了3臺,分別位在芬蘭、義大利和西班牙,它們都在2023年才建好進榜,是歐洲聯盟(EU)旗下「歐洲高效能運算電腦聯合計劃」(EuroHPC JU)的成果。

去年12月,設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MareNostrum5揭幕,意味歐盟聯合計劃第一輪的8個超級電腦中心全部落成。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表示,它是「全歐洲最綠的超級電腦」,電力完全來自再生能源,所產生的熱氣則用於整棟建築的暖氣。

根據設於布魯塞爾的科研社羣報導平臺ScienceBusiness分析,其實在2018年歐盟展開前述聯合計劃前,歐洲在全球超級電腦500大,從1993年首度發佈名單時的佔比15%成長到21%;相較美國佔比從6成砍半掉到3成,歐洲好像不用太緊張。

不過,先不論中國從一開始沒半臺進榜衝到如今僅次於美國的數量威脅性,歐洲擔心的落後在於前10大長期是美國和日本霸榜。以科學研發能力自豪的歐盟,未在全球超級電腦的版圖上取得相應地位。

歐盟執委會曾舉例說明超級電腦的重要性。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爆發數月後,超級電腦只花數週就能從5千億分子中篩出潛在候選的藥物成份。如果沒有它,可能要花上數十年。

更不用說當前兵家必爭的人工智慧(AI)領域,超級電腦是關鍵軍火庫。西班牙的MareNostrum5用途除了醫藥研發,另一重點就是提供給AI新創研究者開發大型平臺和訓練大型語言模型。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去年9月年度諮文中提到,MareNostrum5將加速歐洲的科技部署,使歐盟能引領全球建立負責、合乎道德和安全的AI。

歐盟的超級電腦政策其實從2000年代中期就開始,2010年並推出合作機制讓境內研究者可跨國使用法國、德國等自己建置的超級電腦,由歐盟提供培訓等經費。直到2018年提出高效能電腦聯合計劃,更大的企圖心纔開始成形。

該計劃改變了以往歐盟各國「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作法,而是選出分散在歐盟境內的幾個據點,由歐盟與各國一起出更多錢建更大運算力的電腦。例如MareNostrum5總經費1.5億歐元(約新臺幣51億元),一半由歐盟出,另一半則是西班牙與葡萄牙、土耳其合夥投資。

2021年歐盟部長理事會通過長期預算,2021至2027年將爲超級電腦投入70億歐元(約新臺幣2378億元),其中歐盟和成員國各出30億歐元,另10億來自民間投資。

執委會資通訊總署(DG Connect)副總署長史科達斯(Thomas Skordas)在MareNostrum5啓用後接受「歐洲動態」(EurActiv)採訪說,聯合計劃第一輪的超級電腦投資讓歐盟整體增加14倍的運算能力,「使歐盟重新回到超級電腦的世界版圖上」。

除了位於西班牙、芬蘭、義大利,歐盟第一輪超級電腦中心還設在保加利亞、盧森堡、斯洛維尼亞、捷克和葡萄牙。它們未來也將成歐盟的量子電腦基地。

下一階段的聯合計劃是位在德國和法國的百萬兆級(Exascale)超級電腦。其中德國這臺Jupiter將由輝達(NVIDIA)供應晶片。去年11月輝達董事長黃仁勳介紹這臺超級電腦的能力時也提到許多國家開始重視此項AI基礎建設,「對運算能力的國家級投資是新經濟規律」。

史科達斯表示,歐盟的超級電腦將會以高速網路互通,供境內研究者使用,「歐盟因而建立起全世界最強大的超級運算基礎建設」。

不過歐洲動態也指出歐盟宏圖背後的一個缺陷,那就是這些超級電腦多半來自美國的設備供應商,包括輝達、慧與(HPE)、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英特爾(Intel)等。

歐盟本地供應商主要是法國的Eviden,主管內部市場的歐盟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曾任這家公司前身Atos的執行長。西班牙MareNostrum5和義大利Leonardo這兩臺超級電腦皆由它供應。

但中國的聯想集團2020年向歐盟普通法院(GeneralCourt)控訴歐盟聯合計劃進行Leonardo招標時違反公平待遇原則,因爲得標的Atos以「歐盟附加價值」這項條件勝出。

2022年法院判決聯想敗訴,不過聯想得到歐盟後來在西班牙建置的另一臺超級電腦標案,該電腦目前全球排第19名。據ScienceBusiness報導,聯想集團入主IBM個人電腦部門後,全球500大超級電腦有3分之1是由它供應。

這再度凸顯歐盟產業政策的兩難,究竟要扶植本土產業以保障供應鏈安全及競爭力,還是要追求成本效益向外採購,好更快速建置、推進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