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工業企業利潤回升勢頭

作爲製造業規模世界第一的大國,中國工業企業的運行狀況,特別是盈利表現,具有顯示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性意義。受疫情等衝擊,世界經濟嚴重受挫,目前也未發生預期的強勁反彈現象,表明全球經濟面臨的問題並非週期性波動,而是具有更深刻的內因和複雜的環境因素。2023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的強韌性所支撐的恢復性表現逐漸展現。其中,工業企業利潤率的觸底回升,是歷經嚴冬而回暖迎春的積極表現。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雖然仍比2022年下降2.3%,但降幅比2022年收窄1.7個百分點。特別有意義的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實現由降轉增,即從2023年一季度、二季度同比分別下降21.4%、12.7%,轉變爲三季度、四季度同比分別增長7.7%、16.2%。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利潤比上年增長,利潤增長面爲65.9%,比上年擴大12.2個百分點。這是經濟回暖、扭虧向好的顯著表現。

利潤由降轉增,表明企業經營的成本和收入狀況得到改善。一方面,有效控制和應對成本壓力,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每百元營業收入的成本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三季度、四季度同比分別減少0.71元、0.60元。另一方面,企業積極應對需求結構變化,進行適應性調整,使產銷銜接狀況改善,帶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2023年比上年增長1.1%,累計營收增速連續5個月回升。

企業利潤率觸底回升,也反映了供應鏈的強韌,以及企業在應對市場不確定性時進行的積極調整取得成效。在國際市場嚴峻形勢下,中國工業領域中具有較長供應鏈的產業,業務發展勢頭和企業利潤狀況表現不俗。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我國裝備製造業效益改善,利潤實現正增長,全年增速爲4.1%。造船訂單較快增長、汽車產量創歷史新高;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汽車行業利潤比上年分別增長22.0%和5.9%;電氣機械行業受光伏、鋰離子電池等新能源產業帶動,利潤增長15.7%;通用設備行業受產業鏈持續恢復帶動,利潤增長10.3%。這些都表明,中國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具有強韌性,那些曾受衝擊而遭破壞的產業鏈供應鏈,正得以恢復和優化。

企業利潤不僅是經營效益和效率的直接表現,而且具有引致投資的積極作用。企業利潤增長可以改善融資條件,增加資金積累,有助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併產生更多外溢效應。2023年1月至12月,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6.5%,其中,12月當月同比增長8.2%,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業對盈利前景的預期改善,投資信心增強。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觸底回升,也助推了產量擴大,帶動原材料行業盈利狀況轉好。同時,企業利潤增加對消費振興和消費品行業的收入增加與盈利改善也有促進作用。可以說,企業利潤增長產生了“一榮俱榮”的積極效應。

工業企業利潤狀況的持續改善,還表明市場經濟運行的流轉性改善。一般而言,企業運行困境和整體性經濟困難,總是表現爲市場運行暢通性嚴重受阻;反之,企業利潤狀況轉向樂觀,也是以營銷環境改善,尤其是貨物購銷和資金收支順暢爲前提。換句話說,經濟運轉的貨幣流動性機制、企業間信用關係、交易支付賬期等,如果多有不良現象,既是企業生產經營流程受阻的表現,也是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直接原因。企業利潤狀況明顯改善,表明歷經近幾年一些企業信用關係受損等現象正在逐步恢復,企業經營步入正常狀態。

總之,工業企業利潤恢復和持續回升,特別是高技術產業製造企業,例如太陽能、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等產品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大幅增長,表明中國經濟具有韌性高的競爭力優勢。只要充分發揮潛力,就能克服更多生產經營難題,鞏固工業企業利潤回升勢頭。其中的關鍵在於,爲企業創造良好條件,積極改善營商環境,確保企業能夠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效率優先、目標專注,義無反顧地把推動和實現經濟發展作爲中心要務,確保各類企業有序經營、公平競爭,一心一意實現良好效益和發展目標。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金 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