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國際 臺灣終於有自己的腦庫
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鬆蒼(右)從2017年起帶領腦庫工作小組啓動籌建,臺灣首座腦庫終於在5日揭牌。左爲臺大醫學院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教授李立仁。(陳君瑋攝)
全世界已經有150個腦庫,臺灣大學歷經6年,終於成立國內第一個「臺灣腦庫」,未來希望針對小腦萎縮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漸凍症等捐贈者所捐贈的腦做研究,找到更準確的治療方式,研發藥物救治病人。衛福部長薛瑞元則承諾,每年將會編列預算,撥款支援外,也會透過科技計劃等管道給予更多協助。
臺灣首座腦庫「臺大醫學院臺灣腦神經組織人體生物資料庫」5日舉行揭牌,幕後推手之一,臺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鬆蒼直言,「臺灣有自己的腦庫,才能回答我們自己的問題」,建立臺灣專屬腦庫有必要性。
謝鬆蒼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1980年代透過腦庫,發現失智症患者腦部乙醯膽鹼神經元減少,提供失智症治療指標。國內如小腦退化疾病、漸凍人等大腦神經罕見疾病,這些都是無解的病,若經過研究,有機會了解新的致病機制,就有研發新藥的機會。
他指出,以往臺灣沒有自己的腦庫,需進行人類腦組織研究時,往往須向美國等其他有腦庫的國家申請,拿到的組織非常有限,且基因型、疾病樣態存在差異。至於國內樣本,則礙於法規,只能用病人術後的「剩餘檢體」,因此30年前,病友團體就不斷奔走呼籲希望有自己的腦庫。
「臺灣腦庫是個大愛的計劃」,謝鬆蒼有感而發表示,有位病人每次回診都會告訴他:「我走了,但我希望我的腦神經組織可以留下來,提供醫學研究,開發新的治療」,讓他印象深刻。
謝鬆蒼強調,腦庫是蒐集捐贈者往生後的腦神經組織、作爲研發藥物之用,也是國家研究強弱的指標之一,目前全世界包括美國、澳洲日本、中國大陸等有150多個腦庫,並多有政府經費支持,希望政府也能支持這樣的計劃。
薛瑞元表示,支持腦庫有兩大方向,第一要維持腦庫運作,衛福部每年編列一定預算,加以支持;第二、對學界提出有意義的大腦研究,政府於科技計劃都會給予支援。至於經費來源,需視科技預算分配,經國科會、立法院通過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