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付費實習,換來令人心碎的Offer?

正值“金九銀十”求職季,面對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多的企業看重高校畢業生的實習經歷。然而,企業實習機會“僧多粥少”,利益驅動之下,付費實習/內推應運而生,並逐步發展成爲黑灰產業。

付費求職這一現象最早在留學生羣體中出現。除了院校和績點外,許多國外院校對候選人的實習和科研經歷也十分看中,於是一些留學機構開始提供付費實習項目,幫助同學們“提升背景”。近年來,國內公司在招聘時越來越看重候選人的實習經歷,越來越多的機構也將目光對準了國內高校。

近幾年,高校畢業生數量屢創新高,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22年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達到1076萬人,規模首次突破千萬,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等多方因素的影響,就業形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就業焦慮下,求職無門讓不少在校大學生擔憂自己“畢業即失業”,紛紛選擇提前實習以充實簡歷。

圖源:IC

去年,58同城發佈的《202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基本所有求職的畢業生都有過至少一次實習經歷。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名企實習,是高校學生競相爭搶的“香餑餑”,部分熱門崗位甚至達到了“千里挑一”的程度。

圖源:網絡

而對於一些非一線城市、非重點高校的大學生而言,學歷背景不夠突出、地理位置沒有優勢、獲取信息不對稱等,直接成爲他們拿到大廠名企實習offer的“絆腳石”。僧多粥少的時候,大部分有需求的學生找不到實習。這時有人聲稱自己掌握了資源,不管資源是真是假,變現的機率都很大。正是瞄準了這種現象,一些中介機構開始以提供實習機會爲服務,向有需求的大學生收取一定費用。

求職輔導機構抓住“商機”,渲染“沒有大公司的實習就無法得到好工作”的恐慌情緒,引誘求職焦慮的在校大學生“付費實習”,一些大學生爲購買虛假實習證明耗費不菲。

圖源:南都週刊

其中一些知名券商的實習生也冒充正式員工來招聘實習生,並藉此牟利,可謂是把某種行業“潛規則”演繹到了極致。

今年五月份,知名博主“王大力如山”曝光了幾家知名券商研究所的實習生,冒充正式員工招聘實習生,幫其完成實習工作的事情。中介瞅準機會,與金融機構員工裡應外合,做起了明碼標價的付費實習生意。比如,去國際投行實習一個月需要花17000元,去國內頭部券商實習需要2萬元……據介紹,還有部分金融機構存在打着正式員工的旗號,大搞“付費內推”的現象。

圖源:淘寶

付費實習產業鏈是一個像身體一樣的網絡,彼此間相互協調,單靠企業裡的一兩個人做不起來。有人販賣信息,有人散播焦慮,有人負責“美化”簡歷,培訓面試技巧,有人使用手裡的內推特權,甚至,這些內推權都不需要使用。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有競爭的地方就有“捷徑”,由於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付費實習”的灰色產業鏈對於社會經驗不足的大學生來說是套路陷阱重重,潛藏着巨大風險。

絕大多數“付費實習”都是沒有質量的“水實習”,例如,一些中介的“內推實習”其實是公司的外包工作,能學到的東西十分有限;有的完全就是一場騙局,中介提供崗位讓學生遠程實習,實習導師、實習任務以及實習證明全靠機構編造。

圖源:新華社

付費實習學生不可能做公司真正的工作,因爲身在企業內部的導師一旦把具體工作內容發給學生,就是泄密。這一點也得到了一位求職公司創始人的證實。她說,這甚至不是求職公司品控的問題,因爲一個被創造出來的假崗位,就不可能讓你做真任務。所以更多的求職公司乾脆騙學生,讓他/她以爲自己在實習。也就是讓學生在那位員工——所謂“導師”的私自指導下,1對1在家幹活1個月,美其名曰,“遠程實習”。

也有些遠程實習標明“走人事”,因爲學生很在意這一點。但這隻需僞造一個PDF的成本,如果是郵件,甚至你僞造一下網頁源代碼就能解決。

圖源:財經雜誌

一位在互聯網大廠負責招聘的知情人士介紹,對於所謂“付費實習”項目,他們有所耳聞。因此,在面試之前,公司會根據求職者提供的簡歷信息做相應的摸排。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只需問幾個問題就能分辨出應聘者是否真的有工作能力。一位傳媒行業的HR更表示:“所謂花錢的實習機會基本是騙術。”

還有參與“付費實習”的大學生遭遇退款糾紛。據瞭解,這些求職平臺聲稱能幫助學生找到心儀公司的實習錄用Offer,但即使學生沒有被安排進事先約定的公司,也只能最多申請六成的退款。一旦學生不滿意要求退款,相關平臺便拿招聘門檻低、常年有實習缺口的普通公司搪塞學生。

“想在短期內走捷徑給簡歷提色,意義不大。”已經工作的畢業生小雨此前也在求職公衆號上了解到實習內推。中介開出2萬元的價碼,聲稱可以提供“某4A廣告公司的實習推薦機會”,而要想真正到崗實習,還需再額外交一筆錢。高昂的費用勸退了小雨。後來他通過招聘官網向公司投遞了簡歷,一分錢沒花就獲得了實習機會,其間還拿到了工資補貼。

付費實習成果“水分大”,中介退款難、玩消失,於有強烈實習需求的準畢業生而言,他們不僅面臨一定的錢財損失,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與精力,美好的人生規劃遭遇不小的挫折。

大學生追求背景提升本無可厚非,但切不可落入不法中介設下的消費陷阱。

圖源:本站雲音樂

根據相關規定,無論是在校生實習還是畢業後正式入職,實習單位及用人單位都不得向實習生或勞動者收取費用。那些打着“實習內推”抑或“付費實習”旗號的交易行爲,看似是憑藉人脈等優勢資源換取經濟利益,實則踩中了法律的底線與紅線,將有意義的實習演化爲赤裸裸的生意。

圖源:新華網

本着保障包括實習學生在內的多方利益,有違規劣跡的此類付費行爲必須被及時叫停。綜觀專家建議、經驗帖等各類信息源,不難發現實習就業可供選擇的多條渠道,諸如留意學校提供的實習招聘信息、利用好寶貴的校友資源、關注目標公司的官方網站。

“買”來的實習機會虛實不明、真假難辨,能否真正起到提升自身能力的作用恐未可知。從這個意義上講,付費實習非捷徑,以真才實學、正規渠道博名企青睞、寶貴機會纔是通途、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