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再論劉郭雙王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近日有再論及“五大巨頭”。
一位劉德華擁躉說,“這五個人,除了老劉在職業生涯末期依然片約不斷,其他四個幾乎無人問津,處於失業狀態。”
又進一步說,“老郭幾乎要被市場淘汰。”
而後進言,“唐兄應該認清形勢,及時改換門庭,否則後面越來越難寫,雖不得不承認,老兄文采飛揚,可惜明珠暗投,陳平還是范增,善自爲謀?”
不斷有人惦記,說明影響力仍熾。
恰如劉郭雙王。
說來有趣。
粉絲的世界,容易出現這麼一種狀況。
在他們自己及身邊,大多數情況下,或都充斥着自家偶像的資訊,無論和身邊朋友討論,還是自己關注的影視歌消息,都不例外。
久而久之,其世界就彷彿只有一人獨“紅”了。
就如文章開篇引用的華迷言論,在他的世界裡,劉樑郭甄古“五大巨頭”,劉片約不斷,其他四人乏人問津,甚至已經是在“失業”狀態。
這應該不是孤例。
實際上呢?
古天樂起碼存了十部電影待映,郭富城全球巡演、尚有《內幕》和《無名指》待映,也預接了好幾個心儀的劇本,等待開機,甄子丹《誤判》定檔,還有《葉問5》及《導火線》虎視在側,至於梁朝偉,也準備自己投資並監製電影。
劉德華是紅,但其他人又怎可被忽視?
回到劉郭雙王。
此前點評巨頭將來,言劉德華票房數據仍或穩定,但爆發力有不足,郭富城恰好相反,票房數據或仍將跌宕,然爆發力仍然強悍。
文章被華迷急吼吼截圖去了,而後呼朋喚友,一通亂嚼。
筆者看到了截圖。
坦白說,這羣人言辭淺薄兼認知矇昧,亟需啓智。
故以本文,再延展開去,認真談一談,劉德華和郭富城這兩位王級演員,在商業票房上的“穩定”與“爆發”問題。
而任何判斷,都應該結合歷史。
是謂,溫故知新。
劉德華出道很早。
他在1982年,連續參演了《彩雲曲》和《投奔怒海》兩部電影,一者龍套,一者配角,後者一躍而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
不得不說,劉德華有其大運。
這部《投奔怒海》,本來準備找嚴浩執導,並由周潤發主演,然二人雙雙推拒,此後輾轉由許鞍華接手,再找來實力派歌手林子祥擔綱主演。
最後敲定劉德華配戲。
爲何說他有“大運”?
我們可以來看看,周潤發出道的前十年。
1976年影壇出道,後於1980年拍電視劇《上海灘》人氣急升,而後又等了六年,才憑一部三番的《英雄本色》,擺脫了“票房毒藥”的名號。
在《英雄本色》之前,他總計拍了三十四部電影,其中只有四部破千萬票房。
反過來看劉德華。
如果說《投奔怒海》的1542萬票房,主因是題材敏感度,劉德華也只是配角,但接下來從《停不了的愛》開始,多部影片接連衝破千萬票房,最高點甚至能上探三千萬,就讓人不能不服氣。
同比出道十年,他要遠勝周潤發。
總體來講,上限不算太高,但均衡性很好。
這就是他的“穩定”。
1989年,郭富城影壇出道。
早前就講過,他有個很特殊的地方,也即剛剛開始拍電影,卻在第二年突然搖身一變,成了當紅歌星。
且紅得很不一般。
這令得他,突然就電影資源暴漲。
所以僅在1992年和1993年,就連續有十一部其參演的電影上映。
但理性來看,其中高票房之作,幾乎都是由劉德華主導、他做輔助,比如《五億探長雷洛傳Ⅱ父子情仇》、《九一神鵰俠侶》和《龍神太子》。
他自己領銜的電影,除了《逃學英雄傳》和《浪漫風暴》,大多沒有突破千萬票房。
低者僅兩三百萬。
故而,自然談不上什麼“穩定”。
但事情不止一面。
若論“爆發”,就情形顛倒。
郭富城出道十年,就正面擊敗雙週一成,以《風雲雄霸天下》奪香港票房年冠。
經零零年代的積澱過後,又接連以《寒戰》和《寒戰2》再奪香港票房年冠,並刷新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
與之同時,他在內地市場也接連創下佳績。
2012年,以《寒戰》刷新港片內地票房紀錄,2014年,憑《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成爲首批進入內地“十億俱樂部”的香港演員之一,2016年,以《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大破十二億,《寒戰2》抵近七億票房大關,2018年,又以《無雙》創下全新票房紀錄。
這就叫“爆發力”。
劉德華呢?
出道近二十年,方奪首個香港票房年冠。
而迄今爲止,其香港最高票房紀錄,仍停留在與梁朝偉“平番”的《無間道》上,且未過六千萬的票房關口,也未曾打破過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
再看內地的票房走勢。
在甄子丹、周潤發和郭富城接連衝破十億票房的時候,直到2017年,他纔有了第一部突破四億票房的作品《拆彈專家》,到了2019年,方有《掃毒2:天地對決》衝破十億票房,然後在2020年,以《拆彈專家2》,再下一城。
再往後,一年之內,連續有大製作《潛行》、《危機航線》和《焚城》接力上映,票房卻又已回落到“兩億到三億”的舊時代。
綜合論之,就或謂“爆發力”有不足。
再做陳詞。
劉德華的“穩定”與郭富城的“不穩定”,其實皆建立在二人的題材與專業方向上,前者一路商業化,後者竭力小衆、現實和藝術向。
如此選擇的結果是什麼?
劉德華電影的娛樂屬性乃及“國民度”,必然要高過郭富城電影。
換句話說,就固有印象來講,劉德華電影“有趣”的可能性,要高於郭富城,所以他的固定觀影羣體,會更大一些。
這就是一些人常講的“基本盤”。
進而就變成穩定度。
郭富城則因題材屬性和影路印象問題,容易遭遇票房數據的大起大落。
但他以《風雲雄霸天下》、《寒戰》、《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無雙》等作品,證實了自己在表演和作品層面的高度,故一旦有了劇本和製作層面的保證,其突破票房上限的概率,就會變得相對較高。
是謂爆發。
觀點不見得無懈可擊。
但理性探討的價值,要遠遠大過詆譭和謾罵。
至於誰人長紅,誰人又乏人問津,粉絲所見、所感、所悟,限於眼界和關注度,也未必真實,自己開心就好。
而如果要說什麼“明珠暗投”。
時間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