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第43屆金像獎影帝賽果前瞻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電影《無雙》。

或是香港電影最後的輝煌。

以當下“港產片”的黯淡處境,乃及灰暗態勢,這句話應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除非在將來,出現什麼驚天逆轉。

而早在幾年前,香港電影金像獎,就破天荒出現了“兩年一屆”的奇觀。

原因很簡單,沒有足夠參選的片子。

這當然是衰微之兆。

而今呢?

以金像獎影帝論。

有種觀點大行其道,也即,新世紀之前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龍爭虎鬥、高手輩出,此後因爲港片逐漸衰微,就淪爲菜鳥互啄。

確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

身在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那些演員,當然優勢很大。

那一代天才幕後電影人,皆在盛年,電影資源又豐沛,隨時有工可開,進而撞上好作品的概率就相對較大。

所以但凡略有一定天賦,腦瓜子比較聰明的人,都有上臺競技的機會。

場面也必然就顯得熱鬧。

這顯而易見。

後來者就沒那麼幸運。

名導、名編劇與名監製,或功成身退、或意興闌珊、或轉戰他方,電影公司興衰更替,機會變少、出產好作品的概率下降。

這無可辯駁。

但並不意味着,演員的表演能力,也同樣下降一個梯度。

說白了,演技這事,有跡可循。

它不但靠經驗、靠積累、靠講戲、靠資源,也靠天賦、靠琢磨、靠思考、靠失敗,也靠痛苦中蛻變,靠更難的角色,不一而足。

有些種子,只要有合宜的環境,就會長成參天大樹。

比如郭富城。

或可這麼說一句。

如果要從新世紀後崛起的香港演員中,挑選一位代表性人物,筆者只會考慮郭富城,不帶一絲猶疑。

這麼說,必然會招致異議。

但無論以天分、態度、投入與付出,還是以作品的厚度和最終抵達的高度,乃及當下狀態而論,郭富城都是萬中無一之選。

簡單點說。

絕大多數演員,在經驗富足或者受到市場、業內肯定之後,都會開始不斷重複自己,從眼神、肢體語言到臺詞節奏,幾乎都原樣照搬。

即便有變,也相當細微。

郭富城則反道而行,表演幾乎不帶“重樣”。

而他的變,恰好是在以《三岔口》和《父子》連莊影帝,在影壇獲得偌大名聲之後,才真正到來。

也僅短短几年時間,期間只經過了《C+偵探》、《白銀帝國》、《風雲2》、《全城戒備》這四部電影的打磨,他就交出了《最愛》這種巔峰層級的表演。

奇蹟的背後,是天分、空杯與求變。

但很有趣。

郭富城的獎運實在糟糕。

在過去的很多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都不待見他。

這不是空口胡言。

《三岔口》那年,突然出現個“右二”律,梁家輝憑《黑社會》封帝。

全無瑕疵的《父子》,爆冷輸給《我要成名》的劉青雲。

再後來,《C+偵探》輸給《投名狀》的李連杰、以《殺人犯》輸給《歲月神偷》的任達華,《寒戰》和《浮城大亨》無提名,《無雙》這樣驚豔頂級的表演,也僅提名,《麥路人》再輸一場。

唯獨《踏血尋梅》贏了。

與他合作過的翁子光,曾經兩次點評過郭富城,有點意思。

一則說,郭富城的表演方式,很難在金像獎得票,然後又講,郭富城的表演,是“莎翁”式的,延展開來詮釋,也即很有底蘊、藝術感和舞臺感。

聯繫起來看,不無道理。

那麼,回到香港電影金像獎。

如果要問,它所歡迎和首肯的表演類型,是什麼樣的?

該怎麼答。

其實翻開金像獎獲獎演員目錄,答案自見。

大略來講,金像獎所求者,是自然和接地氣的表演,而非深度與藝術。

換句話說,也就是更爲強調錶演的技術基礎面和角色“畫形”,轉而就不那麼注重“形而上”的藝術層面,比如爆發、深度與昇華。

當然,如果拿當下的郭富城來判斷,其實在《九龍城寨之圍城》中,他客串的“殺人王”角色,一舉手、一投足,一沉眉、一展顏,都完美契合,香港電影金像獎關於表演的“典範”標準。

所以獎項一物,或評審標準關係極大。

這也就能夠解釋。

爲何金像獎有不少“爛片”奪帝現象,而許多被公認演技頗佳者,反而可能獲獎寥寥,甚至有些實力派演員,還一直都未能得到金像獎的垂青。

故或只能說一句,榮譽是榮譽,演技是演技。

始終應該作品爲王。

話說回來。

開篇之時,談及了早前曾經出現過的“兩年一屆”奇觀,並非無的放矢。

年度迄今,在內地僅上映了《臨時劫案》、《九龍城寨之圍城》、《談判專家》和《海關戰線》這四部電影。

當下此時,香港那邊有過多少小製作上映,尚未可知。

但即便是有,也幾乎處於“無聲無息”的狀態,掀不起任何波瀾。

以此觀之。

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也或不太可能有太多影片參與,進而就意味着,一如前些年份,參與競逐金像獎影帝的人選數量,也或極其有限。

誰人可得提名?

筆者角度,尤其青睞郭富城在《臨時劫案》中的表演,也一早放言,該角色有極大可能,令郭富城第二度問鼎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的殊榮。

然觸目所及,或只有一個《談判專家》中的劉青雲,可堪當作對手,不見其餘。

姑且不論結局輸贏。

若競者寥寥,即便你再如何英雄了得,或也滋味寡淡,興味索然。

所映照者,恰是香港電影的落寞。

早前。

郭富城在個人巡迴演唱會上,曾經對歌迷講,自己仍然會執着於歌、影兩個舞臺,所以不但要繼續做好一個歌手,也仍然要去當好一個演員。

但“港產片”的步步式微。

仍在港影江湖中的一衆藝人,皆將面臨嚴峻現實。

當投資一再緊縮,又哪裡來片可拍?

即便一衆大佬,自組公司、投資開機以救,若“港產片”票房市場,遲遲不能回暖,能承受“撲街”到幾時,又能持續到幾時?

這道題,當真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