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富之子 低買高賣爭議大
李澤楷(Richard Li,1966年11月8日-),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幺子(次子),自1991年,受其父李嘉誠之命回港投資4億美元創StarTV開始,在幾宗交易案中,展現「靈活」手腕,獲利頗豐,市場估計,幾年間他至少已經賺取超過50億港元。
回港兩年,時年25歲的李澤楷即把利潤不高的衛視以好價錢賣出,賺到人生第一桶金。資料顯示,1993年衛視轉讓給澳洲傳媒大王梅鐸,售價是9.5億美元,較李嘉誠等2年來約1.25億美元的總投資額高出7倍多。
在養地置產方面,李澤楷也展現他的長才。1995年底他購入香港一棟大廈,短短8個月後售出,即淨賺1.35億港元。1998年,他又憑着一個當時仍是紙上談兵的「數碼港」計劃,從香港政府手中免費取得64英畝大片土地,並獲得獨家開發權,而這也成爲後來業界以科技包裝地產的著名實例。
1999年5月4日,李澤楷購下市值3億多港元的空殼上市公司「得信佳」,並將「數碼港」發展權益無條件注入,後更名爲盈科數碼動力,借殼上市。一時受到市場狂熱追捧,使其搖身一變成爲高科技概念股,市值達到600億港元。
2000年2月初,李澤楷在短短的48小時內,靠出售盈科數碼動力的股票籌集了10億美元。接着他又以槓桿式手法,用這筆現金取得130億美元的貸款,8月入主當時的藍籌股香港電訊。
以往,香港股民總將香港電訊視爲穩定收息股,對長者而言,更是晚年退休的保障,但該公司易手後,李澤楷便把行動電話業務出售、分拆地產業務上市,造成核心業務固網電話市佔率不斷下跌,從2000年至2006年間,市值蒸發近90%,4年無派息,數千名員工被解僱或減薪,然而據香港媒體指出,整宗交易上,李澤楷仍獲益不斐。
去年底,大陸中央電視臺在節目中點名李澤楷旗下企業在北京囤地,3年半沒動工,一轉手即獲利近14億新臺幣。央視並質疑,依法土地滿兩年未開發就要收回國有,但李澤楷的地超過三年未動,沒被沒收就算了,竟然還能脫手,無怪乎北京房價要漲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