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巨震,回購卻屢創歷史新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麥穗 廣州報道國慶假期期間,港股表現亮眼,在10月2日到10月4日交投活躍,成交量創歷史新高,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目光。經過近期一陣“猛拉”後,恆生指數年內的漲幅一度超過30%,最高觸及35%。雖然近兩日港股市場出現一定調整,但恆生指數累計漲幅仍然達到21.06%,在全球主流市場位居前列。

受訪人士認爲,港股的大漲一是因爲其估值經過連續的調整而降低,二則是得益於連續的回購,今年以來港股的回購金額再創歷史新高。

連續兩個交易日回調

國慶假期期間,港股狂飆。

四個交易日內,恆生指數上漲9.3%,恆生科技指數漲13.4%,成交量分別達到13027.2億港元與3617.3億港元。多隻在香港上市的境內資產ETF溢價率飆升至歷史新高。自9月中開始的短短三週內,恆生指數大漲超30%,恆生科技指數大漲超50%,不少個股出現翻倍走勢,賺錢效應明顯。

但節後的10月8日,港股出現衝高回落的走勢,而且幅度不小。截至當日收盤,恆生指數下跌2172.99點,以20926.79點報收,跌幅達9.41%;恆生科技指數下跌690.67點,以4695.81點報收,跌幅高達12.82%。10月9日,恆生指數早盤一度衝高,但全日下跌1.38%,報20637.24點;恆生科技指數則下跌1.17%。

對於港股的調整,市場的反應相對淡定。多數分析認爲,經過一輪急漲之後,市場有回調的要求,總有一部分資金想要落袋爲安。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港股近期大幅波動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其一,國慶後A股市場復工,部分投資者將資金轉投至A股市場,導致港股市場資金外流;其二,最新公佈的美國9月服務業PMI和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大幅增長之後,美聯儲降息預期明顯走弱,對境外流動性造成影響;其三,國慶假期港股漲幅過大,積累了大量獲利盤,因此部分資金選擇在假期後兌現盈利,導致大盤波動性急劇增加;其四,港股經過持續性的上漲之後,其估值得到了明顯修復,當前估值已經脫離了明顯低估區間。

黑崎資本首席投資執行官陳興文也認爲,港股節前和節中的表現超乎市場預期,尤其是國慶假期期間,恆生指數漲幅超過9%,領漲全球主要市場。這一波上漲的資金主要來自多個方面:首先,國內資金的流動性充裕,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健,爲港股市場提供了信心;其次,外資也呈現出顯著增配港股市場的趨勢,隨着全球科技行業的復甦,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續上升,推動半導體行業回暖,吸引大量資金流入科技股。近兩個交易日港股市場的回調,多是因爲有部分資金在這一波上漲中獲利豐厚,暫時選擇落袋爲安。

分析哪些資金是流入主力,對於判斷港股市場資金流入的持續性和後續上漲空間至關重要。中金公司表示,經過連續兩週的快速上漲後,港股市場短期情緒明顯透支。交易和被動資金由於更爲靈活,往往都會在反彈初期先行流入,但也存在持續性不強的問題。 全球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新的資金流向數據顯示,海外主動型資金出現了時隔14個月以來的首度流入。長線主動外資的大舉流入,尤其是大幅超配,依然要以基本面的改善爲前提。

對於港股的後續表現, 市場的主流觀點仍然看多。交銀國際證券分析師蔡瑞認爲,隨着回調來臨,港股後續預計將迎來更多基本面驅動的長線資金進場,疊加之後財政政策陸續推出、落地,市場情緒迴歸理性後,投資者更多關注基本面。預計港股在未來上行之際,基本面的分化也將催生價格分化,高波動、高分化可能成爲港股未來一段時間運行的主要特徵。

回購金額續創新高

推動港股上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港股市場回購熱情高漲。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年內港股共有246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數量較去年同期的147家增長55%;回購金額合計達2152.32億港元,不僅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38%,也超過了去年全年1269.01億港元的回購總額,再度刷新歷史新高。

從回購規模來看,騰訊控股是年內港股市場的“回購王”,其回購金額佔年內港股公司回購總額逾四成。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騰訊控股合計回購2.53億股,累計耗資898.6億港元。騰訊控股回購力度驚人,今年年初,騰訊控股曾承諾至少千億港元回購計劃,目前距離目標僅有一步之遙。

此前,港交所庫存股新規對於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已不再要求強制註銷,但騰訊控股依舊選擇將回購股份進行註銷。

根據公告統計,騰訊年內回購2.53億股,而今年註銷的數量已經超過該數字。截至10月8日,騰訊控股總股本爲92.8億股,比2021年末減少3.3億股,處於十年來最低水平,這有助於增厚公司每股內在價值,增強股東回報。

排在第二的是匯豐控股,截至10月8日,回購數量5.22億股,回購金額達到340.3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2023年11月28日,美團公佈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後,美團CEO王興出席了電話會議。他在會上提到,目前股價只反映了單一業務的價值,“長遠來看,相信公司目前股價仍處低估水平,必將實現更大增長,爲用戶創造更大價值”,並表達了回購意願。

2024年1月10日,美團正式開啓回購,首次回購總額4億港元,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09%。此後美團一路積極回購,截至10月8日,回購金額達到277.6億港元。美團的回購金額也排在年內港股回購金額第三名。

此外,截至10月8日,友邦保險的回購金額也超過了200億港元,緊接其後的是快手、小米,回購金額分別是39.8億港元和37.1億港元。

整體來看,港股回購大戶以互聯網龍頭、醫藥、港股證券和消費爲主。

隨着回購增多,資金通過各類港股ETF進入市場抄底,其中港股通互聯網ETF、恆生科技ETF、港股通醫藥ETF、香港證券ETF、港股通消費ETF等指數基金最爲吸睛,場外投資者也通過低位定投聯接基金把握市場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