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上天”如何造福地面上的人類?專家解答
天舟八號任務,是空間應用系統進入空間站任務以來,實驗項目最多、上行科學實驗載荷及實驗樣品數量最多、重量最重的一次任務。而這其中細胞研究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這次的“空間微重力下人多能幹細胞3D生長及分化研究”。
幹細胞被認爲是“具有無限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那麼“上天之後”,在空間站的微重力環境中,可能呈現出哪些奇妙的新變化?又將如何造福地面上的人類?
幹細胞“上天之後”
可能呈現出哪些奇妙的新變化?
2017年,在天舟一號飛船上進行的“小鼠胚胎幹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研究”表明,在太空培養的幹細胞呈現出了更優於地面的生長方式,同時維持了更高水平的多能性基因表達。
2023年,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再次把幹細胞研究項目帶上了太空。經過爲期6至15天的細胞在軌培養,首次實現了人類幹細胞“太空造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雷曉華:當時天舟六號在軌的實驗取得成功,我們其實蠻高興的。這個很重要,因爲血源性疾病其實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在你急需要用的時候,如果利用自己的細胞,把它變成多能幹細胞,再變成造血幹細胞或者造血前的細胞,再回輸自己,這是一個可以走得通的過程。
造血幹細胞移植
存在一系列難題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腫瘤的較爲有效和理想的方法。但目前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存在捐贈來源相對短缺、免疫排斥難以避免等一系列難題。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雷曉華:在地面條件下,人的多能幹細胞分化成造血幹細胞,它的效率是非常低的。那麼如何提高效率也是大家一直在嘗試的過程,比如說添加各種化學因子、誘導因子或者是物理條件。微重力效率是我們首次發現的,在微重力條件下,它也可以使得這種效率提高到10倍以上。我們認爲微重力有可能會讓幹細胞像返老還童一樣,乾性變得更強,像回到原始的狀態一樣。
天舟八號飛船上
細胞研究的新任務
經歷了天舟一號、天舟六號飛船兩輪成功的實驗之後,這一次,即將跟隨天舟八號飛船前往空間站的實驗載荷,將對“空間微重力下人多能幹細胞3D生長及分化”展開研究。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雷曉華:2D生長是把細胞種在平面上,它只能沿着X、Y軸長。那麼三維生長細胞,這個細胞是懸浮長,或者把它種在水凝膠裡面,像一個果凍一樣,它可能各個方位都能長。最後,一個細胞會長得像球一樣。
科學家們還希望嘗試進行在軌活細胞凍存,把它們活着帶回地球。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雷曉華:這次目標我們還是要檢驗一下人的多能幹細胞上天之後,到底它的生長規律是什麼樣子的,它能不能變成超級幹細胞。第二個是要嘗試一下,生長完這個細胞,能不能在軌實現長達半年的凍存。返回地面之後,這個細胞能不能復甦。之後就可以開展它的發育潛能、單細胞測序各方面指標的檢測,最後能夠真正回答我們之前提出的問題——天上微重力環境下,對細胞是不是真正起到性能增強的作用?
除了利用人多能幹細胞產生造血幹細胞、實現“造血”功能,科學家們還在探索更多調控幹細胞分化和增殖的新方法。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 雷曉華:未來我們可能把幹細胞真正帶到天上去,甚至月球、火星。我們可以開展各種各樣功能的細胞的構建重建。
細胞在外太空的
輻射作用下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太空中做實驗確實有很多和在地面上不同的條件,除了微重力的環境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輻射。在此次天舟八號任務中,還有一項健康領域的實驗同樣備受關注,那就是空間輻射與致癌的關係。那麼細胞在外太空的輻射作用下會發生什麼變化,又會對人類健康帶來什麼影響?
提到輻射,衆所周知它是一個致癌因子,致癌風險跟受到輻射總劑量成正比。也就是說,受到的輻射總劑量越大,可能發生腫瘤的風險也會越高。此次天舟八號任務中,我國將肺細胞送入太空,用來研究深空飛行中輻射與致癌的關係。項目負責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教授周光明介紹,外太空的獨特環境,與地面輻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
外太空的獨特環境
與地面輻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教授 周光明:一個是輻射的種類不同,外太空的輻射是一種高LET帶電粒子,它的作用可能會更強。另外它的劑量率是非常低的,它屬於長期的低劑量的慢性照射,這種在地面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研究空間輻射對於腫瘤發生的風險,對於我們航天員的健康保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對於外太空的輻射劑量,周光明透露,航天員在外太空待半年,相當於照十幾次CT的輻射總量。在太空中,如果沒有航天器艙壁的保護,艙外的輻射強度會比艙內要高三到四倍。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教授 周光明:我們希望能夠在外太空儘量長地去培養這樣的細胞,希望能夠讓細胞受到的輻射總量達到可以看到致癌效應的水平。這方面我們技術也有突破,這次也是第一次實現二維培養的細胞,可以在外太空連續培養30天。
外太空連續培養30天
肺細胞如何保持活力?
在外太空連續培養30天,需要具備怎麼的科學環境,肺細胞如何在中國空間站保持活力呢?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鄭偉波:我們要給肺細胞合適的溫度,37度的培養溫度。另外細胞也需要“吃東西”,要給它提供營養液的換排。因爲是做空間輻射的效應研究,我們在實驗單元設計了屏蔽組、半屏蔽的、不屏蔽的,在太空可以做一個對照,在地面再做一個對照,這樣它就有6組的對照組,研究輻射對肺細胞的影響。
爲什麼這次選擇
將肺細胞帶入太空?
在人類衆多器官細胞中,爲什麼這次選擇將肺細胞帶入太空?周光明說,基於前期評估,空間輻射環境導致腫瘤發生的風險,對肺癌來說相對更高。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教授 周光明:肺癌在中國是第一大癌。在中國,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中,肺癌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我們也希望用外太空的環境去研究肺癌發生的風險,去揭示它的機制。得到的一些結果,將來也可以用到地面,對我們地面的肺癌的發生機制能夠更好地去理解,開發一些新的防護措施或者治療方法。
此次研究成果,將會如何應用,如何造福地面上的人類健康?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蘇州大學教授周光明:我們要去探討空間輻射環境下,細胞從正常細胞向癌變轉化的過程中不同節點的一些標誌物,這是一個應用的目標。另外也希望能探討一些新的可能致癌的一些靶標或是治療方法,將來也用於地面腫瘤,特別是肺癌的攻克,提高它的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爲健康中國的發展做一點點貢獻。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