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植印度取代中國 美國太樂觀

(圖/美聯社)

最近印度自信心爆棚,不僅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美國企業如特斯拉、蘋果、高通、美光、戴爾…等頂尖科技公司也紛紛表態將擴大投資。投資機構對印度的未來也充滿信心,美國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不久前即在「印度投資者峰會」上表示,目前圍繞印度的樂觀情緒是「完全有道理的」;雖然這「道理」是什麼講的並不清楚,但呼籲投資者投資印度的期盼卻非常明顯。

美國對印度的興趣要從「美中競爭」角度才能理解。當前美國對中國的競爭策略,類似1980年代後期對日本經濟的打擊。日本「消失的30年」,並不是來自「廣場協定」迫使日幣升值,那只是製造資產泡沫,日圓升值愈多、泡沫愈大,破裂時的傷害也愈深。也不是企業與家庭負債太高,以致收入優先還債的「資產負債表衰退」;那是經濟重創的結果,不是原因。

美國透過「撤出日本」策略,也就是產業空洞化,使日本經濟停滯30年。現在打擊中國經濟也是同樣一套。美國以國家安全限制企業投資中國,以避免地緣政治風險,鼓勵企業離開大陸。

美國不僅要求自己企業,還策動盟邦包括臺企將產業鏈「撤出中國」。同時以高關稅、綠色減碳、安全供應鏈或減少依賴…等理由打壓中國產品銷往美國與盟邦,讓中國出口企業也不得不外移洗產地。

不過中國並沒有像日本當年一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國應對之策是「產業升級」與「國產化替代」。只要產業能向更高科技層次發展,就可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例如比亞迪電動車賣得好,今年將招聘3萬名應屆畢業工程師。華爲Mate 60系列手機大賣,國產化供應鏈將擴充生產線,接收美企撤出中國後解聘的技術工人。

印度在這場競爭中的角色,就是美國推動企業「撤離中國」後的目的國。這是一劍雙刃,一面打擊中國,另一面則扶持印度。因而對印度感興趣的多是美國公司,歐洲企業去的並不多。國際貿易經驗豐富的歐企清楚印度的條件並不像美國說得那麼好。

印度目前的產業政策,歡迎資本密集的高科技產業,甚至只限歐美而排斥中國企業,卻沒有勞動密集產業的過渡。這一步,是否跨得太大了些?

印度的優勢,是每年增加數百萬的年輕勞動力,即所謂的「人口紅利」。但如果缺乏工作機會,勞動力無法轉換成生產力。印度現在需要的是製造服裝、鞋類、玩具…等需要大量勞工的傳統工廠,或扭螺絲組裝電器、電子產品的生產線;而不是自動化或使用機器人的高科技晶圓廠。

這是爲何不看好印度能取代中國大陸的理由。印度產業政策跨度太大,試圖一步就跨進高科技國家之林。用中國成語形容,就是好高騖遠或揠苗助長。

印度應投入更多資源在基礎建設、教育與醫療上,而不是補貼高科技企業。而且應鼓勵中國傳產公司投資。中國傳產公司有訂單與技術,缺廠房與工人。印度本土企業與中國公司互補,能擴大勞動參與率,將勞動力轉化爲生產力。阻擋中企投資無傷中國公司,他們仍可投資越南、土耳其或墨西哥;卻傷害缺乏訂單與技術的印度企業,讓龐大勞動力仍然留在農村,或從事都市低端的勞力活動。

即便高科技企業發展得很成功,印度大都市也將出現一小塊高度現代化的精華區,其它則是另一個世界的貧民窟。社會那麼涇渭分明的區隔不是好事。大批缺乏工作機會的年輕勞動力到底是「人口紅利」,還是在貧窮線下掙扎可能受激化的「人口災難」?值得深思。(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