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腹瀉 竟發現2顆壘球大卵巢腫瘤
何志明主任(左)及賴瓊慧副院長(右)呼籲癌友,不要輕言放棄治療。(邱玉珍)
盧媽媽親手燉雞湯送給她的主治醫師賴瓊慧。(邱玉珍)
回想起17年前被醫師宣判罹患卵巢癌的情景,63歲的盧媽媽語帶哽咽地說:「當時,我整個人像失了魂,難以接受癌症會找上我。」她表示,46 歲那年,時常感到腹部脹大,腹瀉頻率高,起初以爲是更年期和腸胃不適,不以爲意。
朋友相揪她到醫院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想到竟是晚期卵巢癌找上門。面對突如其來的鉅變,她跟兒子兩人抱頭痛哭,宛如世界末日一樣,後來她決定勇於接受治療,17年來卵巢癌復發4次、化療45回 ,承受各種化療、放療帶來的苦痛。
盧媽媽強調,以後手術切除腫瘤後,就可以跟癌症和平共處,不料10年後,突然劇烈偏頭痛至急診就醫,檢查報告顯示,CA-125指數飆升,進一步影像檢驗報告證實,卵巢癌復發,歷經一連串化療、放療,仍不斷復發、轉移。
在這化放療過程中,常伴隨腹瀉副作用,嚴重時大小便失禁,必須整天穿上紙尿褲,相當難堪,全身散發異味,不敢離開家門一步,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好幾次重病臥牀,盧媽媽起了放棄治療的念頭,但她的主治醫師林長庚醫院副院長賴瓊慧告訴她:「千萬不可輕言放棄。」
國泰綜合醫院婦癌中心何志明主任指出,正常卵巢大小與葡萄差不多,如果延誤治療,腫瘤越來越大,直徑可能超過卵巢體積的三、四倍,從葡萄變得像葡萄柚一樣大。晚期卵巢癌患者通常腫瘤都已擴散至整個腹腔,無法清除乾淨,所以存活期偏低、複發率也偏高。
研究顯示,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手術及化療後,超過7成癌友一定會復發轉移,且復發間隔時間不斷地縮短,讓患者身陷高頻率、反覆化療的夢魘,日常生活大受影響。何志明強調,晚期卵巢癌治療以切除或減積等手術,搭配術後化療爲主,藉此延長復發時間,達到治療效果。
臺灣婦癌權威賴瓊慧進一步指出,傳統抗癌武器有限,以致5年存活率不到5成。今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專題報導證實,透過可以抑制DNA修復的口服標靶藥物,能讓癌細胞死亡,其對於含鉑藥物敏感且經化療後有反應之卵巢癌病人可單獨使用作爲維持治療,能夠大幅減少晚期卵巢癌病人復發風險7。
有了新的維持治療-PARP抑制劑加入抗癌行列,可以阻斷癌細胞修復DNA功能,不讓化療前功盡棄,鞏固化療效果。賴瓊慧表示,抗癌武器越來越多,千萬不可輕言放棄。術後不幸復發,接受化療,效果顯著,應把握治療時機,乘勝追擊,配合維持療法,減少反覆化療辛苦,有效延長疾病不惡化時間,提高生活品質。
卵巢癌被喻爲婦女沉默殺手,一旦晚期才確診,存活率不到五成,賴瓊慧副院長提醒女性,如果在過去一年內出現腹痛、腹脹、易飽足、頻尿急尿感等警訊,且每月超過12天覺得不舒服,務必儘速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記者邱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