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也是避戰的一環
(圖/本報系資料照)
有人說:「《服貿協議》是一塊臭掉的雞排」,這是對《服貿協議》的污衊。未來兩岸應進一步協商《服貿協議》有幾個重要理由。
首先,大陸人均所得已超過1.2萬美元,再加上14億人口,早就從世界工廠變世界市場,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忽視其潛力。即使現在美中關係不佳,歐美對大陸的經貿政策也從原本的脫鉤改弦易轍爲去風險化。理由無他,就是大陸市場規模太大,既使是執全球經貿龍頭的美歐國家也需要大陸的內需市場。
目前大陸國內消費只佔其GDP的3成多,遠低於先進國家近6成的比例。目前大陸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也只有5成多,遠低於歐美近8成的比例,而內需增加帶動的一定是服務業,包括觀光、餐飲、物流、醫療與金融等等,且需要許多人與人的溝通。兩岸語言沒有任何障礙,加上臺灣服務業發展的經驗,臺商在大陸服務業會有許多機會。因此,在未來大陸內需市場看好的情況下,兩岸進一步協商《服貿協議》,對臺商進入大陸會有很大助益。
其次,兩岸都已申請加入CPTPP,而CPTPP是高檔的FTA,其中關於服務業開放的內容相當多,臺灣要爭取加入,勢必無法避免與大陸協商服務業開放的議題。所以如果現在開始協商《服貿協議》,針對服務業做進一步開放,未來雙方在進入CPTPP就比較沒有阻力。反過來說,如果現在兩岸不討論開放服務業的問題,未來在CPTPP架構下,還是要面對開放大陸服務業的問題。
第三,現在兩岸關係不佳,所有接觸幾乎中斷。因此,如果兩岸可進行更多交流,包括簽署經貿協議,對於降低敵對風險絕對會有很大助益。
最後,我們還是要提一下的是,賴清德多次說要和平保臺,這與蔡英文總統過去說的抗中保臺有很大不同。問題是,民進黨政府仍無法與對岸有任何溝通與交流。而國民黨的兩岸立場就是「親美、友日、和陸」,在馬政府時代兩岸得以充分交流、簽署23項協議,最重要的是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只要在此原則下,兩岸就有交流的機會,不但可以簽署《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且雙方可維持友善關係。
無論如何,「維持兩岸和平的現狀」應是所有臺灣人民的共識,任何執政者都應以民生福祉爲首要考量,不應以意識形態治國。「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現在政府要備戰,這當然很重要,但如何積極避戰可能更重要!(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