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陸交流存阻礙 兩岸學界世代斷層

兩岸關係不佳,互不信任,對臺灣學者赴陸交流形成阻礙,也造成學界出現世代斷層。圖爲今年4月在廈門大學舉行的第九屆文廈論壇。(摘自文化大學國發與大陸所網站)

揮別疫情阻隔,今年來許多臺灣學者相繼赴大陸進行學術交流。但在兩岸關係不睦之際,兩岸學者的對話空間似乎不如以往,互相恐懼與不信任,也成爲學者交流、乃至兩岸和平的最大絆腳石。

今年曾赴陸交流的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感覺,美中進入戰略競爭之後,大陸官方與民間智庫、學者都假設美日會介入臺海問題,情勢趨於複雜之下,其交流態度與過去有明顯改變、立場更加謹慎。

趙建民指出,臺灣擔心武統發生,大陸則恐懼臺灣聯美製中、聯美謀獨,後者已不如過去有自信。他說,過去積極正面、相互欣賞的兩岸交流氛圍不再,而恐懼因素壟罩所產生的交流模式,必定是懷疑,因此雙方學者交流都不很信任。

趙建民表示,由於大陸對臺灣持較懷疑立場,也衍生出不少學者被陸方「請喝咖啡」的狀況。但反觀臺灣,政府對赴陸學者的「關心」,或被社會、媒體扣上「同路人」紅帽子,也讓許多臺灣學者具有無形的心理恐懼,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不與大陸交流,亦不公開發表意見。

趙建民強調,兩岸都存在對交流的管制,肇因於雙方對彼此的不信任與恐懼,而無法從事正常、和平的交往,「這是兩岸走向和平穩定的最大障礙」,也是政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儘管障礙重重,趙建民仍認爲,兩岸學者重新實際接觸,肯定讓雙方對兩岸關係的評估,能朝向積極正面、交流互惠的方向前進。

對於近期常出現赴陸交流的學者遭扣帽子,學界擔心引發寒蟬效應。作爲少數勇於表達意見的兩岸研究學者,趙建民感嘆,「帽子誰也不希望有」,但國家投入許多資源培養,作爲學者要言所當言,假如學者都不敢自由表達,代表我們的民主文化還不夠。

談及兩岸學術交流,有學者更擔憂,新一代研究者與陸方減少互動,使兩岸學界之間的相互理解可能消失。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指出,新一輩臺灣學者不願到大陸從事研究與交流,除了肇因於大陸管控加嚴,也與國內學術評價標準的改變有關。這使得研究成果與大陸實際狀況可能出現落差,對於政策建議與擬定的功能也下降。

年輕學者在大陸缺乏豐富人際網絡,對於陸方最新狀況與發展的掌握或有不足。世代斷層是兩岸學界面臨的重要課題,王信賢舉例,傳統學者常赴陸交流,即便與陸方學者開會時針鋒相對,但會後又能把酒言歡、溝通彼此觀點。他憂心,這種政策辯論未來很可能消失。

政策分析人才的流失也值得警覺,王信賢認爲,過去智庫學者沒有過多學術壓力與包袱,可專注於政策建議,對大陸具備準確且快速的判斷力,也與陸方學者建立聯繫。如今智庫所能發揮的作用與扮演的角色,值得檢討與深思;美國發達的智庫文化,已形成產業鏈,其經驗值得臺灣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