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國產化風雲錄 政策搖擺 大宗綠電恐沒得買

圖/本報資料照片

多年來,離岸風電的國產化政策,被認爲是離岸風電「貴」和「慢」的主要原因,國產化政策將在區塊開發3-3期開放,讓外界直接聯想到,風場建設成本部分將因此降低。離岸風電開發商對此指出,國產化與否,在國際通膨、搶原料的趨勢下,對成本的影響不大,反而是國內政策的不確定性,爲「大宗綠電」未來是否能如期供應,埋下地雷。

離岸風電國產化初期所費不貲,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指出,臺電離岸風電一期裝置容量110MW花了250億元,平均每MW成本2.27億,二期裝置容量295MW,花了628億元,平均每MW成本2.12億,比起歐美每MW造價1.38~1.5億元,價差高達1.5倍。

由於初期離岸風電的躉購費率偏高,也讓國產化政策被認爲是風電發電成本偏高的原因。至今年8月止,臺電購入風電的成本每度高達6.59元。不過,隨着離岸風電從示範獎勵,到第二階段潛力場址,再到如今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經過開發商和臺灣廠商數年的磨合,加上全球環境的變化,國產化成本已不是開發風場最大的「吃錢怪獸」。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區域總裁許乃文指出,歐盟在淨零碳排的腳步不斷加快,各國積極開發風場,風電產業將逐漸形成「賣方市場」:相關設備、原料及服務「奇貨可居」,越晚採購只會越貴。CIP在歐洲開發、預計2028到2029年併網的風場,每MW的單位造價已經高於CIP在臺灣3-1期的渢妙風場,「國產化成本已被國際因素稀釋」。

許乃文進一步解釋,這代表無論有沒有國產化,風場的單位成本皆呈現上升趨勢,更令人擔憂的是,不只是「銀彈」夠不夠,當全世界都在搶原料、搶設備、搶船期,開發商儘管有錢也不一定能準時排程。她認爲,這帶出了臺灣離岸風電的隱憂:政策搖擺、政府對於明顯會延遲的風場,抱持曖昧態度,只會讓這些風場所需成本更高、無法準時併網,進而造成未來「大宗綠電」短缺,需要綠電的臺灣廠商無電可買。

大宗綠電的需求者,以臺積電等半導體業者爲主,大宗綠電的隱憂可謂茲事體大。許乃文表示,在討論還不確定何時開始的3-3期前,政府應該先解決3-1期、3-2期風場的隱形問題,應依據能源署以督導考覈多個風場的經驗,檢視區塊開發得標的風場進度是否合理,能不能如期併網,別被國產化政策開放的「議題」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