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醫療失靈 大醫院輕症門診更多
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5年醫學中心初級照護(即輕症)門診比率逐年上升。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來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門診初級照護(輕症)次數佔率持續上升,一○八年醫學中心佔比百分之十三點八,一一二年百分之十五點一三。醫改會副組長吳奎彥批評「分級醫療失靈,醫療資源配置失當」;健保署前署長李伯璋認爲,部分負擔做半套,致使醫療分級破功。
依照健保定義,初級照護定義爲痛風、感冒、炎症、營養缺乏等輕症,爲落實分級醫療,大醫院收治重症患者,小醫院、診所收治輕症個案,健保署持續推動分級醫療,但健保會最新統計資料卻顯示這些年來「做白工」。
去年全國各級醫療院所門診次數達三億八千萬餘次,健保會資料顯示,一○八年醫學中心初級照護次數佔比爲百分之十三點八,一○九年上升至百分之十三點九四,一一○年爲百分之十三點九四,一一一年上升至百分之十四點四,一一二年再度增加至百分之十五點一三。
爲提高轉診,健保署祭出高額獎勵,但轉診的比率始終偏低,不見成效。一一二年三億八千萬餘次門診,但轉診案件僅二七一萬八千件,不到百分之一。進一步分析,上轉下比率更低,從大型醫院轉至地區醫院爲四十五萬七千多件,轉診至基層診所件數僅十一萬三千多件。
吳奎彥表示,健保署多次提出門診減量措施,似乎無助於分級醫療,令人擔憂的是,今年新增三家醫學中心,地理位置集中於都會區,可能讓數字更難看。建議衛福部設計更細膩的機制,還需通盤檢討現行的分級醫療政策,利用健保大數據分析問題,對症下藥。
「落實分級醫療是解決臺灣血汗醫護的重要解方。」李伯璋說,擔任署長時,曾要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每年減少百分之二門診量,並決議藥品、檢驗檢查等部分負擔措施,但受疫情影響,以及部分負擔新制只做半套,僅針對藥費,並未納入檢驗檢查,這也是分級醫療失靈的原因之一。
李伯璋表示,全國大型醫院開立檢查檢驗單據中,約百分之五的患者失約,並未如期到院受檢,另有不少患者做檢查後,卻未回診,等於白做。如果高階影像檢查需部分負擔,相信可以避免醫療浪費,並有助於落實分級醫療。
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任何可能性均可討論,不過,健保會委員曾提醒,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這部分需審慎評估,以免影響患者就醫權益。
分級醫療成效不彰 製表/元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