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打架,可樂就漲價?

最近,可口可樂漲價的新聞是一波接一波。

很多新聞裡經常提到一個關鍵詞——阿拉伯膠。

大概意思是,由於蘇丹衝突,可口可樂的關鍵原材料阿拉伯膠供應受阻,可能導致可樂價格上漲。

21年,500ml可樂來到3.5時代之後,很有可能,這一次漲價它要要來到“4元時代”了。

但是,可樂,真的漲價了嗎?

我到我家附近的便利店和超市去逛了一圈,以500ml經典款可口可樂爲例:

發現大多仍然定價在3.5元,也就是它的官方“建議零售價”。

當然也有很多商家,不接受這個建議,賣到了3.8元:

而在線上,同款可樂的定價就更五花八門了,基本上從1-5元都能找到:

可樂這樣幾乎可以看作是“不太一般的等價物”的商品,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和香菸一起拿來換各種生活物資的,它也經常被商家拿來做價格錨點和促銷商品,所以不同門店確實價差比較大。

但結合各種消息來看,似乎也能隱隱感覺到一股上漲的壓力在醞釀。

大家可以幫我調查一下,你們家附近的可樂價格多少?是否已經漲價呢?

可以打在評論區來看一看。

如今500ml可口可樂3.5的定價,其實是官方在2021年進行的調整,也纔不到兩年時間。

可樂漲價到底跟阿拉伯膠有沒有關係?

爲什麼蘇丹的這隻“蝴蝶”扇動翅膀,會影響到全世界的肥宅快樂水的供應?

可樂漲價背後的原因到底有多複雜?

讓天下沒有好割的韭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可口可樂背後的價格邏輯。

1

阿拉伯膠,雖然名字帶有“阿拉伯”,但它的主要產地不在中東,而在非洲。

尤其是蘇丹,這個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國家,正好是阿拉伯膠的生產大國,全球有近七成阿拉伯膠都是這兒產的。

打膠,已經成了當地的一項傳統保留項目。

恰巧,蘇丹最近由於不可抗力,國內打成一片,別說出口了,國內順暢的生產都很困難。

阿拉伯膠出口受阻,而根據一些機構的評估目前的存貨滿打滿算也大約只夠使用3-6個月,全世界的碳酸飲料生產商都可能面臨阿拉伯膠斷供的風險。

你看,這邏輯環環相扣,看起來就相當嚴謹。

似乎,這下可樂似乎不漲都不行了。

但,漲價的邏輯並沒有這麼簡單。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下,阿拉伯膠到底是什麼?

阿拉伯膠是產自金合歡樹屬的一種樹膠,所以也叫金合歡膠。

很多人可能沒聽過它,但絕對用過它、吃過它。

這麼說吧,可樂這類碳酸飲料的成分:比如有些食用香精、色素是脂溶性的,而像蔗糖等則是水溶性的,大家各過各的,很難相溶。

而阿拉伯膠,作爲一種天然水包油型乳化穩定劑,它就類似家庭裡的“潤滑劑”角色,可以分散飲料裡的香精油和脂溶性色素,讓大家更充分的溶解,幫助大家在物理意義上打成一片。

同時,它還可以改變液體的表面張力,讓更多二氧化碳進去,提供澎湃的口感。

可以說,沒有阿拉伯膠,可樂裡的“氣”就不會這麼足了。

既然阿拉伯膠這麼重要,爲什麼可樂的配料表裡卻看不到?

其實,它就藏在配料表的“食用香精”裡面。

按照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 7718-2011)的規定,食用香精在使用時,可以用“食用香精”等名稱統一標識在包裝上,而不需要詳細列出成分。

而阿拉伯膠是作爲食用香精的載體被帶入的,所以沒標出來。

雖然阿拉伯膠真的很重要,但這個單一原料斷供導致可口可樂漲價的說法,還是得打一個問號的。

它有一個bug:時間不對。

今年可口可樂漲價的消息,最早在2月份就已經放出來了,而蘇丹的衝突則是在4月份。

再一個,阿拉伯膠確實很重要,但也沒重要到完全不可替代的程度。

即便有影響,按目前的阿拉伯膠存量,漲價那也應該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比起單一原材料“斷供”,近些年全球的通脹壓力,供應鏈鏈條上各個節點的成本上漲,可能纔是造成可樂漲價的主要原因。

比如可樂的另一個重要原料,白糖。

如果你有關注白糖價格的話,應該會發現,今年以來它的價格已經漲得非常離譜了:

2

除了原材料,想徹底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了解:

國內的可口可樂到底是誰在負責定價和銷售?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可口可樂在國內的兩大好基友——中糧和太古。

先說一個燙知識:

早在2016年,可口可樂就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剝離瓶裝業務(包括工廠、庫房和運輸卡車),授權賣給各地的特許經營合作伙伴。

而在國內,這“合作伙伴”,就是中糧和太古。

它倆進行“南北分銷”,都有各自的地盤。

這也意味着:可口可樂在國內已經徹底沒有生產環節了,而是隻負責賣可樂濃縮液和進行品牌運作。

爲什麼可口可樂非要剝離瓶裝業務呢?

盈利,盈利,還是盈利。

在碳酸飲料行業有一個共識,毛利較高的是上游的濃縮液生產與銷售,而中游的瓶裝業務,相比之下,利潤就低太多了。

可口可樂這些年也一直在試圖擺脫那些毛利較低的業務。

除了可口可樂的瓶裝業務,今年1月,可口可樂還將不含氣飲料業務的生產運營(包括美汁源、水動樂、純悅等),拆分併入中糧和太古。

髒活累活留給別人幹就好了。

授權,賺一筆,還可以擺脫利潤較低的“拖油瓶”,降低物業、廠房、設備、管理和人員成本,財報更好看了,股市還能再賺一筆。

一魚多吃。

這一點,從可口可樂近兩年的財報也可以看出來,毛利率能達到50-60%以上:

相比之下,中糧和太古可口可樂的數據就低得多了。

拿太古可口可樂來說,去年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率只有11%。

再加上,在和百事佔據“大半壁江山”的環境下,可口可樂如今的市場份額基本固定,很難再有大的增量。

甚至近幾年,從老牌的北冰洋、冰峰,到新晉網紅東方樹葉、元氣森林等飲料品牌不斷攻城略地,可口可樂的市場份額反而被不斷蠶食。

想要提升業績,漲價就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了。

再一個,相比如今動輒十幾二十塊的奶茶,還有各種新消費飲料刺客,可樂這幾毛錢的漲價,好像也沒那麼明火執仗。

畢竟,相對於一杯5分糖加布丁QQ內內好喝到咩噗茶的價格,可樂還算厚道一點點吧。

在大家日子都不太好過,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漲價要利潤,雖然有點飲鴆止渴,但大有大的難處,似乎也沒什麼更好的出路。

3

深入瞭解之後,再回看這次可口可樂漲價的新聞。

阿拉伯膠“斷供”頂多算一個導火索,即便未來幾個月全世界阿拉伯膠真的耗盡,人類也終究能找到替代品和新配方,只是這個過程會複雜一些,也必然會影響到後端價格。

而且,可樂這樣的通過全球產業鏈協作的超級快消品,從生產到銷售,中間的傳導鏈條是相當多的。

從原材料收購到生產,再到運輸,銷售,乃至整體經濟形勢。

都可能對終端售價產生影響。

別說不同國家了,就算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地區的幾家超市,最終售價都很難有個統一的錨點。

而這次的新聞也更像是各個環節壓力釋放之前的一波試探 。

可樂漲價正在蠢蠢欲動,這也意味着超市便利店4元以下的飲料可能真的要接近滅絕了。‍

【加入我們的隊伍】

最近扒掉的底褲越來越多, 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同路人和我們一起前行了。

歡迎具備稿件撰寫,商業調查,視頻剪輯製作這幾項能力,且認同我們內容價值的同學,加入我們。

我很喜歡《 The Dark Side of TheMoon》

1973年3月,英國搖滾樂隊 Pink Floyd推出了這張專輯,這張專輯的封面,是一束白光,被三棱鏡分解成6種顏色。

它翻譯過來的名字叫做“月之暗面”。

很多人並不知道,由於潮汐鎖定,那個懸在我們頭上的月亮,永遠只有一個面朝向我們,它還有一個我們永遠無法用肉眼看到的背面。

分解和透視,是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我是滿肚子行業內幕的牛頓頓頓。

記得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去脫下這個世界的僞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