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國際戰況 社科書升溫

《自由》作者蕾雅.烏琵成長於共產主義的阿爾巴尼亞,在1990年柏林圍牆倒塌後來到歐洲,她想引導讀者思考「這世界沒有一個真正的答案」。(時報出版提供)

與文學、商業理財類書相較,社科類書一直相對冷門,隨着國際戰況不斷,出版社觀察讀者確實較過去更爲關注人文社科類書籍,包括報導紀實文學、傳記、政治、國際關係、軍事、社會學等,均明顯隨着國際情勢而反映於書市。

時報出版編輯王育涵指出,因臺灣受外在因素影響頗多,因此可發現近年讀者亦會隨着國際時事而選擇閱讀,出版社在選書時也迴應需求,「一般來說,社科書會去挑選覺得對臺灣讀者的眼界或國際局勢變化,尤其和美國、大陸有關的。」例如今年7月出版《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描寫出中國長期權力鬥爭的最後一幕,由牛油大學中國中心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名譽教授何傑明所着,「從中可以看到他已嗅到現今局勢」,特別着眼於由美國的立場,解讀美國在政黨利益下如何看待臺海問題。

翁達傑文學獎、柯斯達年度最佳傳記處女作獎得主蕾雅.烏琵的《自由》是另一近日在書市受矚目的作品,作者成長於共產主義的阿爾巴尼亞,然而1990年柏林圍牆倒塌1年後,那需要排隊,充滿政治處決和秘密警察,但對烏琵而言卻是習以爲常的美好世界完全改變,阿爾巴尼亞轉型爲民主國家後緊接着面對經濟問題,她也在遠赴歐洲後才發現整個家族都是社會主義的受害者,然而她的父母輩卻總是相信若回到以前的體制,生活就會回到常軌。

王育涵指出,烏琵有心寫給年輕族羣閱讀,因此自傳筆調輕鬆幽默,但在她的敘述中仍引導讀者思考:「這世界沒有一個真正的答案」,王育涵也認爲,近年引進翻譯類社科書,特別希望讓臺灣讀者看到國外如何思考以及看待世界,進而讓讀者在眼前的新聞、事件外,有自己的思辨,也希望不同的視角帶着讀者培養出對不同看法的容忍度。

三民書局副總編輯蕭遠芬指出,以三民的國別史叢書而言,過去伊拉克、阿富汗史相對沒有什麼關注度,但隨着時事推進也明顯帶動書市,以2006年就出版的《烏克蘭史》爲例,庫存書在倉多年,而今年俄烏戰爭開打,4月推出的新編增補版,在上市1個月內就加刷。

蕭遠芬也指出,社科類書隨時事受到矚目雖快,但編輯思維仍回到「人性」,希望引起更多共鳴,如引進韓國作家南源相《征服統治者的味蕾》,其中討論到「羅宋湯」原是烏克蘭貧農食物,卻登上俄羅斯皇帝的加冕儀式成爲國宴菜,有趣的主題搭上俄烏時事,也成爲一時熱議的話題書。

蕭遠芬指出,以三民書局長期經營大專用書而言,一些國別史等大部頭的書彷彿像是做苦力,雖樸實不討好,但因知識濃度高,仍被專業讀者需要,她也指出,在影音、線上資訊充斥的時代,書的價值不只是放在資訊,而是留下價值,例如反思人性、制度的辯證等更雋永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