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進入2字頭時代,可你不會因爲降息去買房!

好消息好消息,房貸又又又降了!

10月21日央行官方五年期一口氣降了25個基點,去到了3.6%

這是自2019年確定採用LPR機制以來的最大降幅。

3.6%低嗎?

這要看和誰比?要是和2019年、2020年高位的5.8%甚至6%以上比,那就是低

要是和現在銀行批出的房貸相比,那就是高。

比如廣州這邊,平安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都不超過2.7%,民生、華潤、廣發不到2.8%,中工農建四大國有銀行在3%,

怎麼看,都比3.6%低。而且你細看,招商、民生、廣發等還是比公積金貸款2.85%要低的。

這比公積金還要低,這能行嗎?肯定不行啊,

這不,看到廣州日報報道,多家銀行接到了不得低於公積金貸款利率的“窗口指導”

很多人不能理解,爲何對於樓市,強制性的指導那麼多?爲何就不能一步到位,給打工人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

相反,現實卻是擠牙膏地給、一點一點地給,這不搞事情嘛。

要想理解這個問題,就得知道現代國家靠什麼運轉社會。

現代國家,不管是發達的,還是發展中的,其實都是靠印鈔來發展的。

可是如果單單靠印鈔就能發展經濟的話,津巴布韋早就成爲發達國家了。

事實上,告別農業時代的後,現代國家根本就不缺錢。

你去看歷史上的朝代,哪個不缺錢?這邊地方搞割據,打戰需要錢了,那邊不是河水氾濫就是天降大旱,去賑災也得錢。

以前沒有央行這個工具,那就只能動用國庫,可有幾個朝代的國庫是有錢的?

現代社會不一樣了,真要需要錢了,央行可以直接印鈔,當然這是好聽一點的說法,直白些的表述是舉債。

那麼舉債舉的是什麼呢?——四個字:勞動剩餘

馬克思提出了一個偉大概念:勞動剩餘價值,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又提到了另一個概念:資本原始積累。

馬克思說資本的積累,都是靠勞動剩餘創造出來的。

建國初期的重工業積累,也是農民把一畝田打出的糧食,拿出相當一部分出來。

爲啥需要糧食呢?因爲那時候缺技術、缺設備,得用這些換做外匯,去進口別人的設備、技術,不然我們縱使有鐵礦金山,也只能坐在上面發愁。

你理解了這個,再去看當下房地產的問題。

房地產的本質其實也是勞動剩餘創造出來的資本積累。

政府通過控制土地供應,經過開發商、銀行等、獲取了居民部門的勞動剩餘。

更有趣的是,所有人都出了一份力。

開發商說你和丈母孃的距離,只差一套房子。

丈母孃說你和我女兒的距離,也只差一套房。

銀行說別看我房貸高,一個人有房纔有家啊。

慢慢的,大家都把自己剩餘價值貢獻給了房價,確卻來說不止是現在的剩餘價值,還有未來二三十年的剩餘價值。

因爲這個剩餘價值前面還多了一個前綴:加槓桿負債。

這跟建國後是不一樣,那時候種出5擔糧食,交了兩擔,起碼還有三擔,緊緊褲腰帶,父母少吃一些,小孩多吃一些,日子還是有盼頭的,因爲沒有加槓桿。

現在居民負債率去到多少了呢?

2024年一季度末的時候,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佈數據說是64.0%。

比2023年末的63.5%,還上升了0.5個百分點。

如今半年又過去了,居民部門的槓桿率估計又有所增加。

可問題是在《債務危機》一書中,達里奧說居民槓桿率的極限是70%。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剩餘的加槓桿空間,真的不大了。

以前債務的空間是怎麼打開的呢?兩個字:印鈔,通過印鈔把流量導入到房地產水池。

有人說是股市也是蓄水池,我覺得這兩個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第一,明面賬上的資金就不是一個級別。

A股所有上市公司加起來的市值,不過才80萬億出頭,而樓市至少在400萬億以上。

第二,底層鎖定的經濟運作不一樣。

A股是一種投資的邏輯,樓市則是社會運作的邏輯。

我們最大的兩個資本市場其實是債市和樓市。

債市現在是150萬億,樓市是400萬億以上。

這兩中間相差的兩三百億的價值,就是勞動剩餘創造出來的。

當然不能簡單的說所有發債都投入到了樓市,但可以肯定的是,發債最後落到樓市的比重,肯定是最大的。

開發商、銀行、丈母孃,以及有形的手,都在引導把勞動剩餘的出口,導入到樓市。

那麼股市的作用是什麼呢?摒棄掉一羣搞投資邏輯想帶來資本性收入外,對於剩下基礎最大的勞動剩餘人羣來說,就是提供了情緒價值。

你看這段時間的股市表現,所有播放高的視頻,底下評論都是吃瓜的歡樂評論。

如此一來,看來咱們大A還是很有用處的,畢竟情緒價值是不能拿金錢來衡量的。

這頭是印鈔的債市,那頭是高漲的樓市,中間的橋樑是勞動剩餘,底層設計就出來了。

可是正如前面說的,勞動剩餘的空間是有上限的,槓桿不是可以一直加的。

當中間的這個環節沒有實現增長的時候,不管前面的印鈔發債力度多大,後面的樓市也很難再往上漲。

基於這個角度,你就知道我們到底還有沒有買房的空間。

只有勞動剩餘的價值空間變大了,纔會有買房的可能。

什麼叫勞動剩餘價值的變大?

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判斷標準,就是勞動剩餘帶來的收入是提高的。

本來你一個部門是四個人,是從早上9點做到晚上六點的工作量,

現在好了,裁掉兩個人,讓剩餘兩個人996,做四個人的工作,可還是拿兩個人的工資。

這不叫創造勞動剩餘價值的空間,而是把勞動價值直接給創沒了。

相信我,不會有人會因爲降息而去買房,因爲大家的勞動剩餘的價值在變小。

所以未來房貸利率進一步下降是肯定的,之前我在B站發動態說房貸迎來2字頭時代。

現在看來,接下來降到2以內,也不無可能。

而這個問題帶來更深刻的印象,就是要防止打工人躺平。

要是中間環節的勞動剩餘都不去創造價值了,開發商業績堪憂,地價就賣不上價格;丈母孃整日憂愁,女兒嫁不出去;銀行也在叫苦,主要業務房貸少了就等於收入少了,本就是弱勢羣體,這還不得一哭二鬧三上吊?

——這涉及的是地價(政府收入)、生育以及金融安全。

這三個都是大問題,哪個都不能出錯。

那麼靈魂拷問來了,都沒有錯,那是誰的錯?

可能答案藏在佳琪語錄中:有時候找找自己原因,有沒有認真工作?

這裡堂主說句大家肯定不願意聽的扎心大實話,躺平肯定是不被允許的,你一躺平全都會亂的。

之前給大家聊過美國、日本面對樓市泡沫的做法,有一個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就是處理債務的窗口時間,到底是要快,還是要慢?因爲債務出清的快慢,折射到中間那環,就是躺平不躺平的問題。

文末給大家多聊幾句廣州的樓市行情。

今年廣州樓市行情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豪宅產品火了,二是改善產品也火了。

豪宅自然不用多說,起碼上千萬,你看最近珠江新城成交了一套4.6億的房子,創下國內單套房子售價新記錄。

改善產品也不便宜,隨便都是大幾百萬起,這不是基數最多的普通人能承受的。

而整個樓市的底層面,肯定是靠最大一羣的勞動剩餘去創造的。

除去豪宅產品和改善產品,剩下的市場其實還是在下跌的!不、口誤了,是還在“築底”!

我是堂主,希望內容對你有所幫助,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