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蟲】立春後害蟲漸活躍,抓住害蟲特點,防蟲有技巧

立春後,氣溫逐步回升,各種小蟲開始活躍起來。接下來一段時間,棚室中發生較多的害蟲主要是薊馬、蟎蟲和粉蝨,別看它們個頭小,但是爲害卻很大。另外,蛞蝓、地蛆等喜歡“潛伏”在地表或地下的害蟲也開始繁殖和爲害。對於害蟲的防治,噴灑化學藥劑仍然是目前見效最快、殺蟲最徹底的防治措施,但是菜農若選藥用藥不合理,易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降低藥效。其實,每種害蟲都有其特有的生活習性和取食特點,抓住這些特點針對性防治,才能獲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觀察受害部位 提早發現害蟲

當薊馬和蟎蟲爲害蔬菜時,生長點、幼嫩葉片、果實都會表現異常。薊馬銼吸蔬菜嫩梢、嫩葉和幼嫩瓜果的汁液,被害嫩葉、嫩梢變硬縮小,節間縮短,生長緩慢;幼果受害後硬化,全部或一側表皮褐變或木栓化。

蟎蟲發生初期在棚室中呈點片狀發生,多以成、幼蟎集中在植物幼嫩部位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畸形和生長緩慢;果實受害時果皮變得粗糙,容易裂果;蟎蟲爲害上部嫩葉時,使葉片呈淡黃色斑或白色,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受害的葉片背面有灰褐色的油狀光澤,葉片僵硬,畸形生長,表現症狀與病毒病、激素中毒的症狀類似。

蛞蝓喜歡咬食幼苗及蔬菜的嫩葉,有時也爲害果實。受害蔬菜生長點被咬食形成禿頂,葉片也因殘缺而影響商品價值。

地蛆多以幼蟲形態咬食蔬菜根系,造成植株肥水吸收困難,最終導致植株萎蔫死亡。

提醒菜農,要經常性地觀察蔬菜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受害症狀,提早防治纔是上策。

害蟲不同 噴藥位置有異

蟎蟲大多在蔬菜葉片背面、花萼等幼嫩部位爲害,噴施藥劑時應選擇壓力大、霧化效果好的噴霧器,並噴頭朝上,重點噴施葉片背面,將葉片背面打透,打破蟲卵表面的結網。蟎蟲常在葉端羣居成團,滾落地面,所以噴藥時還要着重噴施地面。

薊馬成蟲善飛、怕光,多在葉脈間或嫩梢或幼果的毛叢或花托或花冠內進行爲害。因此,噴藥時應着重噴灑葉鞘、新葉、花朵等部位。當花朵落到地面上以後,成蟲容易進入土壤中進行孵化,所以用藥時不僅要把葉面、花朵噴灑均勻,同時也要噴灑地面。

粉蝨成蟲羣集在葉背面,具趨嫩性,所以植株上部新生葉片成蟲多,而未孵化的卵主要集中在植株中層及以上的葉背面以及側枝等處,中層以下的老葉上的蟲卵多已孵化。菜農在用藥時應有所側重。

地蛆在地下部爲害,菜農可以使用噻蟲胺配合菊酯類藥劑(如聯苯菊酯、氯氫菊酯等)衝施或灌根防治。

蛞蝓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在高溫強光下會死亡,所以白天隱蔽在不見強光的土壤中,傍晚出來活動,清晨又潛入土縫或陰暗處隱蔽起來,晝伏夜出。菜農可在地表撒施四聚乙醛進行防治。

害蟲不同 噴藥時間不同

菜農要根據害蟲的生活習性靈活調整噴藥時間。例如,薊馬習慣夜間取食,噴藥時間最好選擇清晨露水未乾時或臨近傍晚時分;粉蝨主要在上午取食,以上午噴藥效果更好。

害蟲不同 趨性不同

很多害蟲對顏色、氣味、光線等具有一定的趨性,菜農可利用這些趨性誘殺害蟲。例如,粉蝨、蚜蟲有趨黃性,薊馬有趨藍性,菜農可以在棚中懸掛黃色粘蟲板誘殺粉蝨、蚜蟲等害蟲,懸掛藍色粘蟲板誘殺薊馬,也可以黃板和藍板相間懸掛,誘殺多種害蟲。

薊馬具有趨甜性,菜農在噴藥時,可在每桶水內加入3兩-5兩白糖,不但可以提高藥劑的黏着性,還能起到誘導的作用。地蛆對未腐熟的糞肥有趨性,因此,菜農在使用糞肥時一定要發酵腐熟好。棚外發酵腐熟好的糞肥推進棚前,菜農可在糞堆上噴灑辛硫磷,殺滅殘留的地蛆。

合理用藥 蟲卵兼殺

蟲口密度大、世代重疊嚴重,是害蟲難防難治的重要原因,因此,菜農在用藥時就要注意選擇蟲卵兼殺的藥劑。

當前防治薊馬的藥劑很多,效果差別較大,菜農可以採用衝施+噴霧的方法進行防治。衝施可選用42%呋蟲胺1公斤/畝;噴霧可選擇乙基多殺菌素+吡蟲啉+有機硅或多殺菌素+溴氰菊酯+有機硅。

防治蟎蟲,可使用殺卵效果較好的螺蟎酯、乙蟎唑等藥劑,搭配殺成蟲效果較好的阿維菌素、噠蟎靈等藥劑。

防治粉蝨,可噴灑苦蔘鹼、烯啶蟲胺、螺蟲·噻蟲啉、氟啶蟲胺腈等藥劑。

編輯丨王凱旋

校版丨馬東亮

審覈丨王蘭坤

聲明本文系北方蔬菜報原創,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