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公開保障個人臉書資料三原則
隨着個人隱私被竊取災難頻傳,各家社羣平臺在釋出資安防護之外,其實重點還是迴歸到使用者行爲身上,爲此,Facebook 臺灣稍早公佈了三項有關公開個人資訊的原則,以協助剛開始使用臉書的用戶或還未知道相關規則的使用者保障個人隱私。
如用戶能善用隱私設定,就能避免被公司主管或不認識的人看見自己昨天應酬到幾點、有無交往對象等個人資訊。用戶發佈動態訊息時,可以設定分享對象爲「公開」、「朋友」、「朋友(不含點頭之交)」、「只限本人」、「自訂」等項目。如果設定爲「公開」,那麼只要透過關鍵字或 Google 搜尋,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看見這項訊息;若設定爲「朋友」,則只有 Facebook 好友可以看見;若設定爲「朋友(不含點頭之交)」,那麼被您設定爲「點頭之交」的朋友就無法看見您分享的資訊;「只限本人」則只有本人才能看見該訊息。在朋友分享的內容之中,如果有與自己相關的訊息,同樣可以使用這些選項來設定公開範圍。
知名人士不經意地將戀人照片公開、公司的形象大使發佈不利於公司的失言行爲等事件層出不窮,可見大衆對於 Facebook 隱私的操作設定仍然不夠熟悉。
有一點需請用戶留意,在 Facebook 上分享公開範圍,只要經過一次設定,之後的公開範圍就會持續保留在先前的設定狀態。舉例來說,若前一則訊息以「公開」發表了:「金城武代言的長榮航空廣告!」,下一則打算上傳戀人秘密約會的照片,若在上傳時沒有重新設定公開範圍,無意間按下按鍵發佈,那麼這張照片就會以「公開」的狀態發佈在 Facebook 動態消息上。
當發生上述情形時,只能儘快的修正設定選項或刪除該訊息來進行補救。若用戶想將之前發佈的訊息全部重新設定公開狀態,則可以用「限制動態時報上舊貼文的分享對象」中的「限制舊貼文」來進行設定。
原則二:留意自己被標記在內的動態或照片
在上傳照片時,爲了表示現在和誰在一起,「標記相片」的功能廣爲用戶使用。相對地,這也常造成個人隱私外泄的問題,因爲該篇動態的觀衆羣,是由發佈者決定。若要防範自己的隱私透過被他人標記在動態或照片中而曝露,用戶可以多加留意該動態的觀衆羣。觀察該動態消息下方的小圖示,可以確認他人的發文或上傳的照片是「公開」、或是限定只分享給「朋友」,圖示爲「地球」則表示向全體公開;圖示爲「兩個人」代表已設定只有「朋友」可以看見。
舉例來說,公司聚餐時,同事將聚餐照片上傳到 Facebook 並標記你的名字,不僅在自己的動態時報上會顯示,公司其他同事也可以在Facebook看到這則訊息。即使被標註的用戶不想照片公開而將標籤移除,但是在同事的 Facebook 上依然可以看到這張照片。這樣的狀況只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直接請同事將照片刪除,二是在照片上點取選項中的「檢舉/刪除標籤」,逕行向 Facebook 申請移除。
有部分用戶擔心 Facebook 會藉由用戶設定『感興趣的話題』,將相關的廣告進行連結,並收集、分析用戶的個人資料。不過,用戶有可能不知道,這是可以自行設定避免的。若用戶不願透過 Facebook 自動推薦好友及廣告,可以在自己的帳戶裡,將『感興趣的話題』等相關選項關閉,即可避免相關廣告的連結。但是用戶也需要了解和考慮的是,避免垃圾廣告的同時也可能失去獲得資訊的權利。
此外,亦有部分用戶擔憂 Facebook 伺服器是否掌握太多用戶的個人資料。不過,在加入成爲用戶時,Facebook 僅要求申請者提供實名和信箱等最低限度的個人資料,因此這樣的擔憂也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