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體制內一個奇怪現象,現在考進來的年輕人,和老一輩大有不同

近些年,對於考編比較關注的人,應該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每年招錄的人越來越多了。這些新入的公務員在爲體制內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不同。

這些年公務員招錄人數增長,除了新設崗位的實際需求,人員招錄增加的原因是體制內已經開始了退休潮。

在1980年到1990年這十年,體制內人員的數量翻倍的增長。這部分人員工作的時候大多在20歲左右,到現在這部分人都在60歲上下,不是退休了,就是快要退休了。雖然國家正在有意識的壓縮編制,但人員缺口還是很大,所以近些年來入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按理說,年輕人更有活力,更有衝勁,入職後應該會給單位帶來一股清風,類似於鮎魚效應。但在和他們接觸之後,我發現這幫子年輕人並沒有老一輩年輕時那樣奮鬥的性格和作風,反而和現在的老一輩一樣“成熟”,缺乏衝勁。他們幾乎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1.自學能力嚴重退化。

考公時候有多卷,上岸之後就有多懶。不管他們上岸之前是多好的學校,多高的學歷,只要上岸之後,就好像最後一步完事了,之前所有的鬥志和激情都用盡了。入職之後,他們普遍的工作態度就是挑三揀四、不想幹事、只想躺平,按時上班按時下班。下班之後也找不到人了,生怕多幹一點活。有的女同志更是離譜,活是一點不幹,獎勵卻絲毫不讓,加班、值班、調研、下鄉等等想都別想。就連辦公室的垃圾桶都不主動收拾,每次都是年紀大的看不下去才收拾。

除了不幹事了,他們的自學能力也嚴重退化,按理說能戰勝千軍萬馬過了獨木橋的人,學習能力肯定差不了。但他們上岸之後,卻好像變成了“傻子”,教啥啥不會,學啥都不學,就這麼混着日子,看着實在讓人鬧心。

2.精緻利己主義盛行

近些年來,冒出個新詞——精緻利己主義,說的是表面上有道德、有文化的人,內心深處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如今新入職的年輕人也越來越有這個傾向了。他們考進來之後,從表面上就能看出來自視甚高,喜歡用鼻孔看人,對各種信仰、紀律、工作要求嗤之以鼻,卻又不得不遵守,顯得人格外矛盾。

他們很多人不重視責任和擔當,反而對各種鑽營進行精研。每次乾點活就怨聲載道,左顧右盼,生怕自己多幹一點活,就多吃了一點虧。遇到稍微不公平的待遇,他們絕對不會忍氣吞聲,反而會直接撂挑子不幹,計算的都是個人利益。

3.表現的意氣風發

上岸之後,有些人就覺得自己終於脫離了苦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他們自覺已經高人一等了,走起路來都是虎虎生風,輕飄飄的。

尤其是一些非985、211院校的學生,他們本身對自己沒有考入名牌大學覺得心有不甘。考編成功終於讓他們得到了久違的成就感。整個人都開始發飄了,對自己的朋友和同學開始挑挑揀揀起來,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就會慢慢疏遠,只會與他認爲有價值的人相交,顯得有些勢利了。

4.壞習慣學的很快

俗話說,好的不學,壞的學。上岸前一張白紙的年輕人,上岸後很容易被一些老人帶壞,染上各種不好的習慣。比方說打官腔、陽奉陰違、虛頭巴腦、見風使舵等等,學的那叫一個快。只要幾個月就會變成體制內的老油條,年輕人的朝氣和拼勁消失的無影無蹤。

體制內的工作雖然也是一種職業,但面向羣體的不同賦予了它更多的責任。年輕人作爲新鮮血液,就要有年輕人的樣子,加強對自己的管理培養。否則還不如回家賣個紅薯,把崗位讓給有遠大理想,能艱苦奮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