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戰機曾經的海軍型:NATF-22後掠翼猛禽
洛克希德公司曾經思考過F-22戰機的海軍型,可變後掠翼式的NATF-22。(圖/Lockheed)
久負盛名的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F-22猛禽戰機(Raptor),是公認的當世最佳空優戰機,它最大的缺點是數量太少,只有空軍型。其實在設計初期,洛馬曾經想過海軍改裝版本的姊妹機種,稱爲NATF-22,而且非常特別的是,它被設計成可變翼戰機。
F-22源自於美國空軍在1981年提出的ATF「先進戰術戰鬥機」(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計劃,期望能夠對付當時蘇聯的Su-27、MiG-29與MiG-31幾種先進戰機的挑戰。既然美國空軍需要新戰機,那麼按理說美國海軍同樣需要。確實如此,美國海軍也在同一時間提出了NATF「海軍先進戰術戰鬥機」(Navy 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洛克希德公司也同樣參與競標,也就是NATF-22,並且在1988年獲得一些國會議員的支持,他們敦促美國海軍考慮這型戰機。
洛克希德認爲,可變翼式戰機才能最完美的滿足起降航空母艦的性能需求,雖然理論上不算錯,但是可變翼結構相當複雜,是後勤人員的惡夢。(圖/Lockheed )
洛克希德設想的NATF-22同樣採用雙座設計,前座飛行員與後座武器雷達官的配置,希望接替F-14的地位。(圖/Lockheed)
從理論上講,利用類似的機體,研發空海軍兩種戰機是不錯的想法,畢竟設計新戰機很花費成本,如果能夠海空軍沿用,應該可以節省不少錢。日後的「聯合打擊戰機」F-35就是這個概念下的結果,卻沒想到F-35是有史以來最昂貴、最複雜、拖延多年的戰機研發計劃,一直到最近幾年才終於步入正軌。很多人認爲,如果歷史可以重來,聯合打擊戰機計劃可能會被取消。
爲何洛克希德會把F-22海軍型設計成可變翼?很可能是因爲當時美國海軍艦隊防空主力F-14雄貓(Tom Cat)就是可變翼戰機有關。洛克希德認爲海軍會喜歡這種設計,畢竟航艦甲板空間有限,在起飛與降落階段時,機翼需要足夠的升力,此時機翼後掠角愈小愈好,但是在高速飛行時,又需要後掠角大的低阻力模式。
但是,洛克希德公司想的過於天真了,其實美國海軍很不喜歡維護F-14後掠翼單元的高昂成本,即使技術更新,後掠翼設計仍然不會便宜,NATF-22計劃之所以取消,也就是前置計劃就昂貴得令人望而卻步。第2個原因在於,可變後掠翼設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飛機的匿蹤性能,因爲機翼形狀的不同,必然改變雷達回波的情況。
於是到了1991年初,NATF-22被放棄,這完全是理所當的。只是航空迷感覺有點可惜, F-14可是史上最酷的海軍戰機,如果雄貓的遺產能夠被可變後掠翼的 F-22所繼承,那實在是多夢幻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