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出售大中華區商標

7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Esprit母公司思捷環球披露稱管理層正與一名獨立第三方進行最後階段的磋商,計劃出售Esprit大中華區商標。從2020年離開中國市場至今,Esprit不僅沒能重整旗鼓歸來,反而走到賣商標的地步。思捷環球時代的Esprit還能再回來嗎?

出售商標

根據思捷環球披露的信息,其管理層正與一名獨立第三方進行最後階段的磋商,可能出售商標事項連同該等商標產生的所有權利及利益,涉及Esprit大中華區商標和與該品牌相關的主要域名,交易價值爲4750萬美元(3.45億元人民幣)。

零售獨立評論人馬崗表示,這個品牌在國內市場的曝光度很低,品牌公司也想了很多辦法改進,但收效甚微。如今出售商標大概是不得已的選擇。

“此番出售商標或許是思捷環球已經沒轍了。目前這個出售價格並不高,尤其是在當下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背景下,買方在未來三五年還是能夠實現變現盈利的。”時尚產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補充道。

出售商標的同時,思捷環球附屬子公司將申請破產的消息也接踵而至。根據思捷環球最新披露的消息,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Esprit Switzerland Distribution AG(以下簡稱“CHDA”)董事會經審慎周詳考慮後決意向瑞士Bülach破產主管法院申請啓動CHDA資產的破產程序。該公司主要於瑞士從事批發經銷服裝及配飾用品,爲Esprit瑞士分公司和意大利分公司的直接股東。基於CHDA目前的財務狀況,CHDA已過度負債,將不可能再繼續經營業務,CHDA的董事會認爲啓動破產程序屬恰當。

據不完全統計,因負債、發展不佳等問題,今年3—5月期間,Esprit在比利時、瑞士、德國、奧地利分公司接連以現金流困難爲由申請破產。

商標待售,子公司陸續破產的背後,是思捷環球發展的難言樂觀。從業績來看,自2019年以來,虧損對於思捷環球來說已是常態。根據過往的財報數據,2019財年,思捷環球虧損21.44億港元,2020財年虧損39.92億港元。此後思捷環球改變財政年度結算日,由6月30日更改爲12月31日。2021年,思捷環球實現盈利,淨利潤爲3.81億港元。但這種盈利沒有持續下去,2022年再次出現虧損,虧損達6.64億港元。2023年思捷環球收入下跌約16.3%至59.12億港元,虧損約爲23.39億港元。

思捷環球寄希望於通過商標出售維持發展。“本集團在大中華區市場的業務所帶來的收入微乎其微,並出現虧損。簽署最終協議後,本集團預計將收到1000萬美元的首期付款。潛在出售事項的所得款項將用於本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思捷環球提及。

就出售商標相關事宜,北京商報記者對思捷環球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應對發展頹勢

2020年5月期間,思捷環球旗下品牌Esprit在官網、天貓旗艦店先後發佈公告稱於當年5月31日全面關店。同時也宣佈終止在中國內地的業務,退出中國內地市場。隨後思捷環球陸續關閉了中國內地以外在亞洲的全部56家零售商鋪,退出了亞洲市場。

在時尚透明度創新中心(FTIC)創始人楊大筠看來,造成思捷環球業績持續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品牌老化。從上世紀90年代的一線休閒品牌變成今天的一個三流品牌,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思捷環球忽視了中國消費者的變化,忽視了競爭對手的成長,也忽視了市場在不斷地更新迭代。

不過當年思捷環球在退出中國市場之際明確表示:“並非徹底離開,而是暫時調整後會以更好的狀態迴歸。”

2022年8月,思捷環球在香港銅鑼灣設立“love,Esprit”期間限定體驗館,正式迴歸中國香港零售市場。同時,思捷環球方面表示計劃在當年年底前擴展到中國內地、新加坡等市場。而在2023年的財報中,思捷環球在提及公司未來發展展望中,提到將繼續專注於重建思捷環球的盈利能力,北美團隊將進一步擴展及多元化本集團的業務,而亞洲及歐洲市場的團隊將繼續努力使Esprit迴歸其原創、高端及廣受全球認可的品牌定位。

所有的跡象似乎都在表明Esprit即將歸來。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離開中國市場四年後,Esprit不但沒有回來,反而被母公司出售大中華區商標來對抗發展頹勢。

在程偉雄看來,如果Esprit被出售給國內的獨立第三方,重新再出發,通過本土化運營,適應中國用戶新需求,對於Esprit品牌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同時有可能會帶來更好的一些機會。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