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三中全會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摘要: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實現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的振興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啓改革開放進程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啓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徵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表明我國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事業,實現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的振興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一、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永恆的主題

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以後,就曾面臨着“社會主義社會是否需要改革”“社會主義社會如何進行改革”等理論問題。對於這一點,恩格斯指出,“我認爲,所謂‘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馬克思主義認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支配着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這表明,社會主義若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根據客觀規律的要求進行必要的改革。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改革開放,就是要通過調整生產關係激發社會生產力和發展活力,通過完善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符合客觀規律,實現健康發展。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歷程就是在社會變革的實踐中不斷探索規律、認識規律、運用規律,不斷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的過程,就是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

二、社會主義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作爲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開啓了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歷程。列寧推動了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新經濟政策的轉變,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依據客觀規律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的革新品格。斯大林時期,蘇聯面對帝國主義國家的包圍,同時基於歷經多年戰爭國家積貧積弱的現實,建立起了以高度集中、高度集權爲基本特徵的斯大林模式或稱蘇聯模式。這一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國民經濟的恢復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有利於蘇聯在特定的歷史時段,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最急需發展的領域即國防工業和重工業,幫助蘇聯戰勝了法西斯德國,獲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可以說,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斯大林模式曾經發揮過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隨着經濟社會向更高層次更高階段發展之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就日益暴露出來,成爲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嚴重桎梏。由此,對斯大林模式的改革,成爲二戰後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重點內容。但是這些改革因爲各種原因並沒有從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體制框架,只是對斯大林體制的小修小補,沒有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而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後來更走上了邪路,最終爲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埋下了伏筆。

從中國實踐來看,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啓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不僅在理論上突破了對傳統社會主義的僵化認識,而且在實踐中實現了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經濟社會發展由此實現了廣泛而深刻的轉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也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因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遭遇嚴重挫折之後,在中國又煥發出蓬勃生機,實現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第三次偉大的飛躍。

三、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啓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社會主義改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和社會主義運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生成不竭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科技、創新、法治、民生等多個維度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制度安排和路徑設計。通過檢視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爲導向,系統整體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無疑將爲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生成不竭的動力。其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製度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推出了300多項具體的改革措施。這些具體的改革措施抓住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急需破解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將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再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爲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發展提供示範樣本。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史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如何進行改革,卻是社會主義國家值得反思和探索的重大問題。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制度改革與政策設計,毫無疑問也爲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當下及未來的改革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示範樣本。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表明我國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即要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爲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縱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的歷次改革可以發現,二十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設計與推進,在社會主義改革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會主義改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作者爲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