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四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力加快發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風險投資活動、研發資金和其他投資指標普遍呈疲軟態勢。中國排名較去年穩步上升一位,並在動力電池等領域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反映出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9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瑞士、瑞典、美國分列第一至第三位。中國位居第11位,不僅是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還是10年來創新力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在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中,歐洲的創新領先者數量仍然最多,共有15個國家,其中7國躋身前10位。美國雖在排名上落後歐洲兩國,但有9項創新指標位居世界首位,其中包括全球企業研發投資者、獨角獸公司估值、企業無形資產密集度、大學質量、科學出版物影響力(H指數)、軟件支出和知識產權收入等。

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風險投資活動、研發資金和其他投資指標普遍呈疲軟態勢。科學出版物、風險資本和國際專利申請經過2020年至2022年期間的激增之後,於2023年出現下滑,回到了新冠疫情前水平。風險投資總額也從2021年的高位大幅下降,2022年下降36%,2023年又下降39%,反映了風險融資環境的惡化;風險資本交易數量也有所減少,2023年下降9.5%。2023年,國際專利申請量下降1.8%,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研發支出增長也有所放緩。2022年全球研發增長率爲5%,比2021年略有下降,但預計2023年實際增長率將進一步降至3%。2023年,研發投入最大的企業研發支出實際增長率約爲6%,落後於過去10年的長期增長率(約8%),也低於2019年至2021年間10%至15%的峰值,更低於疫情前的增長率。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表示,儘管2023年研發支出增長下滑,科學出版物數量下降,風險資本投資縮減到疫情前水平,但技術進步依然強勁,尤其是在基因組測序等醫療相關領域,以及計算能力和電動電池領域。技術應用也在深化,尤其是在5G、機器人和電動汽車領域。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還在關鍵指標上表現出積極趨勢,包括全球貧困率下降、勞動生產率和預期壽命上升。鄧鴻森說,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釋放本國人民的創新潛力,對於增長和發展以及應對當地和全球挑戰至關重要。決策者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以推動創意產生實際影響。

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凸顯出“社會創業”的重要性日益增長。社會創業將商業實踐與社會目標相結合,以應對世界上一些最緊迫的社會和環境挑戰,如創造就業機會、提供教育、改善基礎設施,以及按照當地需求量身定製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充分發揮社會創業的潛力,需要一個支撐性的生態系統,包括監管和法律框架、融資機制和培訓計劃,以認可和支持社會創業者。

全球創新指數聯合編輯、管理髮展國際研究所(IMD)智能城市觀察站主任布呂諾·朗萬表示,從地方到全球,從社會、經濟到環境領域,每一個層面都需要創造力來重塑全球化。

該報告顯示,中國今年排名較去年穩步上升一位,在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等具體細分領域,中國的創新發展和應用推廣對於拉動整個領域創新表現有着重要作用。在全球創新活動疲軟的大環境下保持加速度,反映出的正是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經濟日報記者 樑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