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糧食缺 阿拉伯世界千萬人捱餓
人們在黎巴嫩貝魯特( Beirut)的超市買東西 該國貨幣自2019年以來已經跌了90%(圖/美聯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超過一個月,戰爭使兩國糧食出口停擺,也造成阿拉伯世界本來就嚴重的糧食短缺更是雪上加霜。
據美聯社報導,烏俄兩國佔世界小麥與大麥出口的三分之一,同時也是數種穀物與烹飪用葵花籽油的主要出口國家,中東國家靠補貼麪包與廉價麪條養活數以百萬計人口,隨着貿易中斷,許多食物變得無法負荷。
這場戰爭還引發人們擔憂對於中東國家的援助會轉移至烏克蘭,卡內基中東研究中心(Carnegie Middle East Centre)專家說:「對於生活在經歷衝突、災難性經濟崩潰和人道主義需求國家的數以百萬計巴勒斯坦人、黎巴嫩人、葉門人,敘利亞人和其他人來說,這等於關閉了關鍵的生命救助。」
根據聯合國統計,今年敘利亞將有近1500萬人依賴國際援助,比去年增長9%,長達11年的內戰使他們有90%的人口面臨貧困。在葉門,將有160000萬人面臨饑荒;前兩年因貝魯特港口爆炸,而造成主要糧倉被毀的黎巴嫩目前小麥儲備僅剩6周,同時還面臨食用油與電力短缺,目前黎巴嫩5公升的食用油成本與當地月最低薪資相同,大約29美金(約850元)。這是由於黎巴嫩原本有60%食用油來自烏克蘭所致。
而埃及是世界最大的小麥進口國,根據該國官方數據,目前埃及正面臨通膨,有1.03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目前在蘇丹和伊拉克,民衆不滿商品價格的上漲已經造成了多場抗議運動。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說,類似情況就如2010年代一系列的「阿拉伯之春」的起義運動,一大部分原因也是因爲糧食價格上漲而造成反政府的運動。他說:「當窮人們負擔不起食物,他們就會流落街頭。」
人權觀察組織中東地區主任法奇(Lama Fakih)說:「簡而言之,人們買不起他們需要的質量或數量的食物,而那些在受衝突和危機影響國家的人面臨最大的風險。」他表示,人們有食物權,政府應該盡其所能,維護這一權利,否則不僅會面臨糧食不安全的風險,還會面臨這種規模的嚴重剝奪可能引發的不安全和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