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楊永信:十幾年前,電擊7000網癮少年的他,後來怎樣了?

2008年,央視發佈專題紀錄片《戰網癮》,讓“楊永信”這個名字爲衆人所熟知。

在父母眼中,他是將子女從網癮中拉回正途的“楊神仙”;但在孩子眼中,他則是身披白大褂的“笑面惡魔”。

整整13年,楊永信用電擊療法在十三號室對7000名少年進行“治療”,成爲無數人的噩夢……

本文文末附有可靠信源,部分細節有潤色,請謹慎閱讀!

普通醫生 步入歧途

前文所提到的“十三室”,位於山東省臨沂市網戒中心,這裡是楊永信治療網癮少年們的大本營。2008年以前,楊永信還只是個籍籍無名的普通醫生,和“神醫”扯不上半點關係。

1962年,楊永信出生于山東臨沂,是家裡的獨生子。或許是由於家境貧困的緣故,自打上小學後,楊永信總是被身邊同學欺辱。不是被人在書裡夾蟲子,就是被故意丟到作業本。

楊永信

楊永信知曉這是怎麼回事,村裡有個人和父母有矛盾,孩子們受到教唆自然會各種找他不痛快。但即便遭遇了霸凌,楊永信也從不向老師和父母求助,因爲他自知告狀也無法解決問題。

求人不如求己,楊永信選擇考出農村來遠離這處噩夢之地,他在20歲那年如願考上了山東沂水醫學專科學校。成爲大學生的那一刻,楊永信毫不猶豫的切斷了和父母的一切往來。

大學四年,楊永信將所有精力都投到了學習上,他尤其鍾愛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但畢業後的楊永信運氣不佳,雖然進入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當了醫生,但因爲學歷低,他一直都在底層。

爲了往上爬,楊永信又考了濟寧醫學院的本科學位,結業後又回到醫院專心研究他的“老本行”精神疾病。經過二十年的沉浮,楊永信終於被提拔爲病區主任,人生也由此迎來轉變。

那天,楊永信的診室迎來一個痛哭流涕的家長,對方懇求他救救自己深陷網癮的12歲兒子。想起多年來一直鑽研的電擊療法,楊永信腦中靈光乍現,也許這真的能讓人戒掉網癮呢!

這次經歷點醒了楊永信,他決定脫離醫院自立門戶,在國內網癮市場開闢自己的“新賽道”。2006年1月,楊永信成立臨沂市網戒中心,數千少男少女的噩夢也從此拉開了序幕……

白衣魔鬼 戒網聖人?

楊永信的網戒中心,主營業務是電擊療法,被送來的孩子們都會在十三號室接受“治療”。這裡的配置簡單的離譜,除了一張普通的醫用牀和一把椅子,就是杵在牆角的“稻草人”。

“稻草人”真面目,是一臺低頻電子脈衝治療儀,它是楊永信讓網癮少年們乖乖聽話的秘密法寶。再逆反的孩子,一旦接觸了“稻草人”也會變得老實巴交,畢竟也沒人想被反覆電擊。

而2008年央視紀錄片《戰網癮》的播出,更是讓楊永信一舉成名,給他招來了大量“生源”。在紀錄片裡,身穿白大褂的楊永信面對着鏡頭,義正詞嚴的闡述着網絡遊戲的種種危害。

楊永信的話讓家長們深信不疑,頭頂着“山東省道德模範候選人”和“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雙重光環,沒有人會去質疑其言論的可信度。然而相比之下,被送進來的孩子就遭殃了。

原來,隨着楊永信的網戒中心人氣水漲船高,它的“業務範圍”也擴充到了早戀、打架鬥毆、同性戀等領域。但凡是家長認定的“惡習”,楊永信都照治不誤,將他們統統送進十三室。

22歲的武旭影便是其中之一,2007年12月13日凌晨2點半,她因爲談戀愛被父親綁架到網戒中心。因爲和父親發生了肢體衝突,武旭影被認定爲“精神病”,被迫接受電擊治療。

在《戰網魔》裡,武旭影的遭遇被刻意隱匿,她完全被包裝成了一個對父親暴力相向的叛逆少女。但據武旭影本人回憶,當時她之所以會主動“認錯”,完全是被楊永信電出來的。

在十三室的那四十分鐘裡,武旭影被楊永信用強電流至少電了2萬次,電擊產生的強烈痛感讓她不得不選擇妥協。然而,武旭影並不是個例,男孩黃河也差點在網戒中心丟了小命。

黃河被送進來的原因很簡單,由於他頻繁去網吧打遊戲,父母便將其託付給楊永信尋求幫助。如果說武旭影是被綁來的,那黃河無疑更慘,他是被父母灌了12片安眠藥後強制帶過來的。

黃河早就對網戒中心有所耳聞,當楊永信提出“戒網”要求時,他腦子裡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逃離這個陰森森的地方。然而楊永信也不是吃素的,見黃河拒不服從,乾脆讓人堵住了他。

四五個穿着迷彩服的學員衝出來,將身材瘦弱的黃河壓在地上,他在幾分鐘後被拖進十三室接受了約莫半小時的電擊治療。那種如同幾千只小蟲在太陽穴亂爬的感覺,黃河永遠忘不掉。

楊永信的治療流程正是如此,通過不斷增加的電流逼迫孩子服軟,期間還用各種不堪入耳的語言羞辱孩子的人格。那些家長怎麼會知道?孩子會“變乖”,完全是因爲怕疼作出的妥協!

網戒中心被楊永信打造成了“集中營”,這裡有着森嚴的管理制度,學員之間互相以“盟友”相稱。表面上是爲了讓他們互相監督,實際卻默許學員互相打小報告,達到絕對控制的目的。

說話欠考慮、有自殘傾向、和盟友交往過密……楊永信制定的條條框框高達70條,可大多數行爲在普通人看來並無不妥。然而在網戒中心,這些都被楊永信視作“叛逆”的舉動。

在媒體採訪中,楊永信多次將網癮歸結爲精神疾病,電擊療法是拯救網癮少年的唯一“救星”。而即便知道有孩子在網戒中心自殺,家長們還是繼續往這裡送孩子,有個媽媽曾這樣表態:

據研究表明,人體所能承受的最大電流不超過3毫安,但楊永信想念的電擊強度最高時卻能達到10毫安。而且他電擊用到的儀器面向狂躁型精神病抽搐型患者,連醫院也不敢亂用。

可楊永信從不在意這些,即便孩子們被電到手心和額頭滲血,他也不會減輕電擊強度。孩子們在十三室完全成了任人宰割的“牲畜”,反抗就會被電到失去意識,簡直毫無自由可言。

經過多年積攢,楊永信總結出了“心理+藥物+物理+工娛”這套網癮治療模式。每天晚上六點,孩子們必須交上當天寫的“感恩日記”,誰敢借機吐苦水就會被立刻拖回十三室電擊。

所以那些家長不會細想,當孩子們在心理點評課上痛哭流涕的讀日記時,內心揹負着多大的精神壓力。氾濫而下的眼淚,其實是孩子們的絕望和苦楚,可家長們哪會看到呢?

楊永信的治療收費並不低,按一個月6000算,四個月合計得花2萬4。不過想到那高達96%的治癒率,家長們縱使砸鍋賣鐵也甘願把孩子送到這裡“改造”,卻不知這其實是害了孩子。

惡魔未絕 陰影仍在

當然,楊永信的好日子沒有持續太久,一切都在2009年結束了。隨着央視《經濟半小時》的曝光,“楊神仙”楊永信跌落神壇,他的網戒中心最終因多項違規操作被強制關停了。

據調查,楊永信的網戒中心在成立三年間,利用買書、演講等手段所得的收益多達8100萬。可令人驚訝的是,楊永信此後不僅沒銷聲匿跡,反倒在醫院高層越混越成“人上人”了。

2021年,有網友發博披露一則爆炸性新聞,楊永信作爲“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在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大會上重新亮相了。這次,他換了個新套路,將魔爪伸向了抑鬱症。

楊永信和朋友申請了一項名爲“治療抑鬱症中藥藥物”的專利,宣稱這款藥可在十天內徹底治癒抑鬱症。更荒唐的是,楊永信利用之前的電擊案例發表了100多篇論文,包括3篇SCI。

楊永信似乎沒受到任何影響,他依舊混的風生水起,可被他迫害過的孩子人生卻徹底毀掉了。男孩小張出院後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和女友交往多年也不敢要孩子,甚至還曾吞藥自殺。

還有位黑龍江的母親,將女兒從網戒中心接回家後,反噬降臨到了她的身上。女兒將母親綁到椅子上餓了八天八夜,眼睜睜的看着對方死去。父親歸來報警後,女兒面無表情的表示:

似乎在一些家長看來,孩子之於他們就是“附屬品”,一切違背父母意志的行爲都被視作大逆不道。可孩子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他們終將振翅高飛,親情不該成爲禁錮自由的牢籠。

家長是否想過呢?有網癮的孩子不一定真的壞,遊戲只是他們逃避現實的“避風港”。沉迷於虛擬網絡的背後,是無數孩子對家庭和睦和父母陪伴的渴望,這纔是家長真正該意識到的。

#文章首發挑戰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