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旋律”唱片的傳奇60年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1964年4月23日,根據蘇聯政府的決定,所有錄音室和唱片廠都劃歸蘇聯文化部管轄。同年5月11日,文化部成立“蘇聯文化部‘旋律’全蘇唱片公司”。從成立之日到1980年代末,“旋律”是全蘇聯唯一一家大規模製作和發行錄音製品的國有企業。

“旋律”擁有全國性和地方性錄音室、唱片生產廠和批發企業,在列寧格勒、里加、維爾紐斯、第比利斯、阿拉木圖等都有工作室。中央工作室在莫斯科,名爲“全蘇錄音室”,佔據部分已停止禮拜的布留索夫巷英國聖公會教堂及特維爾林蔭道24號整棟樓房。聖公會教堂大廳聲學效果非常適合爲音樂家錄音。

各地工作室則負責錄製磁帶發到莫斯科,由中央工作室製成唱片。中央工作室負責制定錄音計劃,選擇曲目和表演者,製作並印刷唱片目錄,發佈新唱片季度公報等。

《俄羅斯交響樂選集》是當時的主要項目之一,創作時間超過25年。選集收錄了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爾斯基、裡姆斯基一科薩科夫等人的作品。“旋律”發行過維索茨基、普加喬娃等音樂家的唱片,出售ABBA、波尼M、戴夫·格魯辛、阿曼達·麗兒等外國藝術家的熱門唱片。

著名的“旋律”標誌爲蘇聯公民和國外音樂愛好者所熟悉,20世紀60年代初由畫家克留科夫創作。截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旋律”錄音製品出口到90多個國家,包括法國、荷蘭、日本等國家。

外國聽衆不僅喜歡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等蘇聯音樂家演奏的經典曲目,還對蘇聯民間音樂、綜藝音樂和爵士樂感興趣。20世紀70年代初,“旋律”公司開始發行磁帶,兩年後總髮行量達到50萬盒。70年代初唱片年發行量約2億張。

“旋律”甚至有自己的“金唱片”獎,授予國內最暢銷的唱片。獲得“金唱片”的不僅有蘇聯藝術家,還有外國藝術家,如保羅·麥卡特尼爵士,他因在蘇聯發行《回到蘇聯》獲獎,這張唱片賣出40多萬張。

截至90年代初,“旋律”旗下有21家企業,是世界六大唱片公司之一。蘇聯解體後,其唱片發行量逐漸下降,無法與光盤競爭,“旋律”部分機構被迫自謀生路,部分被解散。

1993年,公司更名爲聯邦國有單一制企業“旋律公司”,開始大量發行光盤,逐漸停止發行唱片。2000年代初,“旋律”迎來複興。“旋律”成立50週年之際,公司宣佈恢復唱片發行。沉寂近20年後,“旋律”發行的第一張唱片是詠歎調搖滾樂隊的經典專輯《瀝青英雄》。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