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蘇-35,中國的殲-16,誰纔是側衛系戰機的終極答案?
1977年5月20日,蘇-27原型機完成首飛,開啓了屬於“側衛”家族的傳奇。
在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後,如今的“側衛”家族已經非常龐大,像俄羅斯的蘇-27、蘇-30以及蘇-35,還有咱們中國的殲-16、殲-11都屬於是側衛系戰機。而在這些“側衛”家族成員裡面,又以殲-16和蘇-35最爲先進,幾乎是可以代表目前側衛系戰機的最高水平。
其中殲-16是我國在殲11BS的基礎上研製出的一款四代半戰鬥機,以載彈量大,續航能力強而著稱,有着“空中炸彈卡車”的美譽。而蘇-35則是目前俄羅斯側衛系戰機的最新版本,同樣也是一款四代半戰鬥機嗎,有着“終極側衛”之稱。
那麼問題來了,同宗同源又同爲四代半戰機的殲-16和蘇-35,到底誰纔是側衛系戰機的終極答案?
先看蘇-35,作爲“側衛”家族的嫡系成員,蘇-35的設計理念和技術路線和蘇-27高度接近,甚至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換句話講,我們完全可以將蘇-35當作是蘇-27的“完全版”,是蘇-27成熟技術的代表。
衆所周知,蘇-27當初本身的設計目標是拿來對標美國F-15的,以求蘇聯空軍能在空中完成對美國乃至北約軍隊的對抗,以保障蘇聯的制空權。所以蘇-35從誕生那一刻起,也是肩負着和父輩同樣的使命,是作爲俄羅斯的主力制空戰機在使用。
這就導致蘇-35的諸多設計和配置,其實是比較偏向於空中對抗的。其中最爲顯著的就是蘇-35擁有兩臺AL-41F1S發動機。這兩臺最大推力達到142千牛的大心臟,不僅爲蘇-35帶去了更高的速度和爬升率,還增加了飛機的機動性和操控性。
所以蘇-35其實是具備很強的空中機動性能,能幫助其在爭奪制空權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操作空間。此外蘇-35的機身強度,航程和載彈量,以及火控系統,均可以稱得上是世界先進水平,至少在同級別戰機裡面算得上是佼佼者。
不過蘇-35的電子戰性能卻是一個短板,儘管換裝了新型雪豹-E型被動電掃相控陣雷達,更新了航電系統,但依舊是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在當下這個講究超視距作戰的時代,蘇-35的這一弱點無疑是比較致命的。
再看殲-16,與蘇-35作爲“側衛”家族嫡系的一脈相承不同,殲-16作爲“側衛”家族“旁支”,更多的是借鑑和開拓。儘管作爲其研發平臺的殲-11幾乎算得上是蘇-27的翻版,但是在研發過程中殲-16也借鑑了蘇-30這種殲擊轟炸機的設計。
當然蘇-27本身也是優秀的對地支援平臺,擁有大尺寸,大掛載等諸多的對地優勢,只不過這方面的特性被其更加優勢的空中對抗性能給掩蓋了,以至於在蘇-35身上沒有明顯的表現。但是這卻被殲-16給承襲了下來,並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作爲大名鼎鼎的“空中炸彈卡車”,殲-16不光是載彈量大,種類還全,基本可以掛載我軍所有的對空,對地,以及對海武器。
所以相比於蘇-35的“空優”選項,殲-16纔是一款正兒八經的多用途戰鬥機。既可以作爲主力制空戰鬥機,執行遠程截擊甚至空中對抗任務,也可以成爲理想的對地支援戰鬥機,執行對地和對海的精確打擊任務。
當然更加均衡的用途,勢必會影響殲-16單一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在空中對抗這一方面,殲-16由於缺乏像AL-41F1S發動機這樣的大推力矢量發動機,在機動性能方面其是要略微遜色於蘇-35的。
不過殲-16因爲裝備有比蘇-35更加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上卻是明顯要更勝一籌。在當下這個空戰注重超視距打擊的時代,戰鬥機其實本身只是一個平臺,高超的機動性能固然重要,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得是航電雷達和機載武器。所以在正兒八經的空中對抗上,殲-16還真不一定會輸給蘇-35。
所以總結來講,個人認爲咱們的殲-16還是要比蘇-35要更勝一籌。儘管兩款戰機從功能定位上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區別,一個更多的是在搞空中對抗,一個則是在擔當全能選手。但是如果當蘇-35在自己所擅長的空中對抗中都無法佔據優勢時,那麼無疑就沒得比了。
有句話說得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儘管“側衛”家族的根在俄羅斯,但是最好的“側衛”系戰鬥機卻不是俄羅斯造的,而是出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