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一躲,遵循“冬藏”養生之道

俗語說:"重病難過冬至節,過了冬至可過年。"這句話揭示了冬至時節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人們對健康平安的期盼。冬至,作爲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標誌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的開始。在中醫理論中,冬至不僅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更是人體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節。因此,在冬至時,人體需要保護陽氣,避免其過度耗散;同時,腎爲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養骨,而冬季腎水旺盛,是調養腎精的最佳時機。所以,"冬藏"就是藏陽氣、藏腎精。應從穿衣、飲食、睡眠、運動、情志等方面,固守真元,固腎強體,護陽益精,蓄勢以待發。

一、保暖防寒,藏住陽氣

冬至時節,氣溫驟降,寒風凜冽,人體易受寒邪侵襲。《黃帝內經》雲:"寒則傷陽",致氣血凝滯,百病叢生。故穿衣保暖,乃冬至養生之首要。

1.多層穿衣禦寒氣:《千金方》有言:"衣厚則熱,薄則寒。"建議採用多層次穿衣法,即內層選擇透氣、吸汗的衣物,中層選擇保暖性好的羊毛衫、絨線衣等,外層則選擇防風、防水的外套。這樣既能有效保暖,又能根據室內外溫差靈活調整。

2.關鍵部位護周全:《黃帝內經》雲:"寒氣易侵,陽氣難守。"頭部、頸部、腰部和腳部是人體最易受寒的部位,也是陽氣匯聚之處。因此,要特別注意這些部位的保暖。戴帽子、圍巾、手套,穿高腰褲或長裙,以及穿保暖性好的襪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3.適時增減調溫寒:冬至時節,室內外溫差較大,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避免過度保暖導致出汗,從而耗傷陽氣。同時,也要避免突然進入寒冷環境,以免寒氣突然侵襲。

二、溫補爲主,固腎益精

冬至時節,飲食應以溫補爲主,多食用具有溫補腎陽作用的食物,以固腎強體,護陽益精。這不僅是中醫養生的智慧,更是民間流傳的養生秘訣——"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1.溫補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核桃、黑豆、黑芝麻等,這些食物能夠溫補腎陽,增強體質,幫助身體抵禦寒冷。正如古語所言:"冬至陽生春又來",這些食物有助於提升人體的陽氣,爲冬季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確保來年春天的生機盎然。

2.藥膳調理:冬至時節,適當食用一些藥膳也是調養身體的好方法。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既能補血益氣,又能溫中散寒;枸杞紅棗燉雞湯則能滋補肝腎,養血安神。這些藥膳不僅美味可口,還能有效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正如民間流傳的養生秘訣——"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通過藥膳的調理,我們可以更好地適應冬季的氣候變化,爲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3.飲食均衡:雖然冬至時節需要溫補,但也要注意飲食的均衡。適量攝入蔬菜、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正如中醫所強調的"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只有做到飲食的均衡與適量,才能真正實現"冬藏"養生的目的。同時,要避免過度食用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影響陽氣的升發。

三、早睡晚起,陽氣內蘊

《黃帝內經》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日照時間短,人體生物鐘會相應調整,建議人們順應自然規律,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做到早睡晚起。充足的睡眠不僅能夠恢復體力,還能促進體內陽氣的積累。睡前可用熱水泡腳,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提高睡眠質量。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時間使用空調或暖氣造成空氣乾燥,影響身體健康。

四、適度鍛鍊,養陽固本

冬至時節,雖然天氣寒冷,但適度的運動仍然必要。《黃帝內經》有云:"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可選擇室內運動,如瑜伽、太極拳、八段錦等,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激發陽氣。

1.室內運動:冬至時節,建議選擇室內運動,如瑜伽、太極拳、八段錦等。這些運動不僅能夠促進氣血運行,還能調節情緒,改善心理健康。

2.運動適中:冬至運動,須循古法,注重適度。《黃帝內經》雲:"勞則氣耗,逸則氣滯。"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耗散陽氣,影響身體的健康。建議每次運動時間在30-60分鐘左右,以微微出汗爲宜。

五、寧靜致遠,養護心陽

冬至時節,萬物靜默,人體也應保持內心的平靜。冬季腎水旺盛,容易剋制心火,導致心陽不足。因此,在冬季養生中,應注重養心陽,以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情緒的穩定對於心陽的固護至關重要。過度的情緒波動會耗傷陽氣,影響身體的健康。

1.調節情緒:冬至時節,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寧靜致遠的心態。避免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的影響,以免進一步耗散心陽。可以通過冥想、閱讀、聽音樂等方式,放鬆心情,養護心神,確保心陽不受腎水的過度剋制。

2.保持樂觀: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中醫認爲,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可以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保持樂觀不僅有助於調和氣血,還能振奮心陽,以應對冬至時節腎水旺盛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身體的健康與平衡。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指導

供稿專家:新鄉市健康科普專家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程剛

審覈專家:河南省健康科普專家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婁政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