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人形機器人距離達到“iPhone時刻”還需時日,新入行者應保持克制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文多

剛剛結束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以下簡稱2024WRC)上,27臺人形機器人同臺競技,它們練書法、夾橘子、跑步⋯⋯這樣的場面也再次引發了對人形機器人的討論熱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在AI技術的快速迭代下,此次展出的人形機器人在交互方面較去年有了明顯的提高,面向市場銷售的產品的價格也開始顯著下降。

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作爲國產人形機器人龍頭企業之一,會議期間,公司創始人、CEO王興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採訪時直言,在端側產品尚未形成規模的情況下,人形機器人“iPhone時刻”的說法還言之尚早,但這一天的到來距今也不會超過5年。在他看來,人形機器人眼下最大的問題是AI模型水平能力還不夠。未來,宇樹科技將堅持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兩條產業線並行,在AI方面的投入保持克制。

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接受採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還是需要實物機器人跑通最後的閉環

談及近期這輪人形機器人熱潮,王興興直言,AI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畢竟“目前這一波機器人的浪潮,主要就是AI浪潮帶來的”。不過,王興興也提到,目前來看,面向機器人領域的各類模型體系還不夠成熟,在數據採集、對齊和處理等方面的路徑還不清晰,尚未達到初代GPT(深度學習模型)的水平。

雖然技術還需迭代,但由此而生的市場需求和消費認可是事實,大批玩家也隨之入場。以宇樹科技爲例,據王興興介紹,2022年底時公司尚未開始研製人形機器人,但已有一批客戶找上門來,希望購買類似產品。“我們覺得社會的共識、熱度、客戶的期待程度等已經足夠了。(於是)2023年,(宇樹科技)正式開始做人形機器人。”

在王興興看來,目前各家在機器人智能領域的技術路線差異很大,很難判斷哪條路線是正確的,均處於探索階段。一旦完美適配的機器人模型出現,量產不是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王興興認爲,虛擬數據訓練雖然能爲機器人提供基本的操作指導,但要實現高精度和高準確度的操作,實物訓練是不可或缺的。“虛擬數據最多達到大概知道要幹什麼(的程度),比如往前走或者將什麼東西裝在一起。但要達到非常精密的(程度),如將一個精密的零部件裝在一起,誤差還是比較大的。我個人覺得非常有必要用實物機器人去將最後的閉環給跑通。”王興興表示。

王興興進一步談道,未來人形機器人技能提升應是分階段的,眼下正處在針對固定工位、工序而進行的數據訓練階段,未來還會進化到更爲通用的模式,如整理房間、看照片即可組裝器具等。“目前人形機器人相對來說比較笨拙,應用場景較爲侷限,當場景稍作改變時,就要有新的數據去做新的訓練。最大的卡點還是AI軟件,這個卡點沒有突破,哪怕硬件做得再好,也會變成傳統的自動化行業。當AI足夠領先時,硬件的要求是越來越低的。”王興興表示。

他還坦言,未來AI是發展的大方向,但企業也不能盲目加碼。“我們的AI投入相對剋制,因爲太燒錢、燒人了。我們不會‘All in’人形機器人,會(堅持)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兩條腿’走路,目前還是四足機器人賣得比較好。”王興興介紹說。

終端產品未批量出現 “iPhone時刻”言之尚早

王興興提到的四足機器人,是宇樹科技最早的王牌產品。而直到去年,宇樹科技才邁進人形機器人大門。今年3月,宇樹科技通用人形機器人H1與英偉達CEO黃仁勳共同出現在2024年英偉達GTC大會開幕式上;5月,宇樹科技發佈售價9.9萬元起的人形機器人G1,並上架京東。

談及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的關係,王興興提出,人形機器人的技術進化可看作是對四足機器人穩定性和負載能力的繼承與超越。“過去一兩年,國內很多人形機器人公司都出來了,爲什麼他們做得很快,就是用了大量的開源四足機器人技術,包括整個控制算法,硬件。可以說,基本上國內所有的人形機器人公司都用了四足機器人的底層硬件和軟件技術。”

王興興介紹,在此基礎下,大部分人形機器人已經可以實現一些技術操作,由此產生了一些簡單商業化。不過,這類商業化探索的價值相對較小,市場還是希望機器人能做到更復雜的事,如將零部件更好地組裝拆卸等,而不是簡單的抓取。

談到業內討論聲浪較大的人形機器人“iPhone時刻”,王興興坦言,在他看來,“iPhone時刻”應該對應工業、服務業等行業中密集出現的終端產品,或是即將迎來出貨量暴增的某一節點,而目前來看,人形機器人據此還有一段距離。“我覺得可能還是要3年到4年,但不會超過5年。在工廠裡實現大規模應用,估計還要兩三年的時間。”他預測道。

在此背景下,王興興建議涉足機器人產業的公司時刻保持對前沿技術的敏感度,同時在發展上也要剋制。“我一直有個感覺,現在新做機器人的公司,大家應該剋制一下,不要讓自己做着做着就變成一家傳統自動化公司。AI目前臨界點不夠,(企業)可能會用一些傳統自動化的技術做一些事情,但還是希望大家能把AI做好以後,做一些原本傳統機器人做不到的事,這樣更有價值。”

王興興提出,近兩年人形機器人賽道熱鬧非常,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雖然目前機器人整體價格還相對偏高,但他預計,隨着後續出貨量的增加,價格有望更加親民,因此王興興對未來發展態度樂觀。

對於宇樹科技的商業落地方向,他透露:“我們希望人形機器人本體的各方面功能更加完善後再考慮商業化落地的問題。不一定會‘All in’工業,也可能會推進在教育、科研等領域的商業化進程,對人形機器人落地方向持更加開放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