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顯輕薄本開始崛起:技術優化+工藝精進
輕薄本市場細分領域競爭激烈,差異化愈發明顯。而近幾年,最爲明顯的一個變化,便是各大廠商對於輕薄本性能上限的突破。而搭載移動版GPU的“獨顯輕薄本”,已經成爲了填補市場空缺的一類產品。
儘管CPU與GPU的工藝都在不斷精進,但實際應用層面,CPU性能已然滿足了輕薄本受衆的大部分使用需求,而圖形性能無疑成爲了廠商們重點攻堅的關鍵。事實已經證明,核顯輕薄本以及搭載MX系列低功耗獨顯的產品無法勝任多數生產力需求,RTX 2050這樣的“雞肋”產品同樣無人問津,而AMD尚未給到輕薄本端的產品解決方案。因此,功耗區間調度靈活,能耗比控制優秀的RTX30系及以上的GPU將成爲最優解。
GPU功耗區間靈活,並不意味着極致壓縮整體性能。根據多家權威媒體測試數據分析,只有整機功耗大於80W時,RTX3050的圖形性能才能實現90%釋放,而華碩實驗室公佈的數據,當整體TDP大於80W時,同樣才能達到90%的GPU性能。儘管以上數據一個針對GPU,一個面向整體功耗,但都從側面說明了功耗對於顯卡性能的重要性。即使這般,目前部分TDP大於80W的獨顯輕薄本,仍不能實現理想的獨顯性能表現。
對於品牌而言,實現80W+的整機功耗並非難事,但限制在“輕薄本”這一範疇就成爲了棘手的難題。一般認爲,整體小於16英寸,重量低於2kg,厚度小於2cm的筆記本便可稱爲輕薄本。若加入獨顯,考慮散熱模組及核心組件的加入,機身尺寸重量都可能隨之“升級”,這就會讓產品進入全能本、甚至遊戲本的範疇,這樣的“獨顯輕薄本”也就失去了本應存在的意義。但如果能在輕薄本的基礎上實現突破,帶來更輕、更薄,機身的同時,搭載獨顯,並且實現不俗的、總功耗性能釋放,對於品牌及用戶來說,無疑是一件表現出色的產品,實現市場+人氣雙豐收的美事自然不成難事。
但上述標準依舊非常寬泛,並不能給消費者提供有建設性的選擇建議。如果將標準進一步縮限,可參考範例並不多。例如華碩在2023年推出的多款獨顯輕薄本,針對當下消費者切實存在的使用痛點,華碩的獨顯輕薄本在做到高性能+輕薄的同時,不僅讓消費者更方便選擇產品,降低選購門檻,並針對消費者需求進行更詳細的劃分。例如靈耀Pro14 2023,機身重量1.6Kg,機身厚度17.9mm,配備RTX 4070獨顯,可實現125W整機性能釋放,在面向商務辦公、創意人羣時,從性能到顏值再到品質均表現不俗。再例如靈耀X雙屏Pro 2023定位爲旗艦創新形態的產品,科技創新力直接拉滿,對於追求數碼潮流的消費者無疑是個最理想的選擇。
而另一款獨顯輕薄本例如聯想便推出了小新Pro16 2023同樣備受關注,顯卡可選RTX3050或/RTX4050,整機重量約1.95kg,厚度在17.5mm,整體功耗可達115W,在一衆獨顯輕薄本中尤爲特別。可爲用戶提供出色的運行能力。
符合搭載獨立顯卡輕薄本的產品其實很多,但如果要將這些產品進行精準劃分,降低用戶選擇門檻,那麼適當的“條件”約束必不可少。綜合當下市面上在售、即將開售新品,獨顯輕薄本應當滿足這四個方面,即:
一、顯卡規格≥RTX3050
二、整機TDP大於80W
三、機身厚度≤1.8cm
四、整機重量≤1.95kg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這些關鍵點均涉及日常體驗,可以說精準覆蓋了大衆對於獨顯輕薄本的訴求。
華碩2023年同樣推出多款獨顯輕薄本新品。與聯想不同的是。華碩對於獨顯輕薄本還給出更加直接的標準定義:
一、顯卡規格≥RTX3050
二、整機TDP大於80W
三、機身厚度≤1.8cm
四、整機重量≤1.95kg
根據這四大標準,華碩的獨顯輕薄本在做到高性能+輕薄的同時,不僅讓消費者更方便選擇產品,降低選購門檻,並針對消費者需求進行更詳細的劃分。例如無畏兩款產品主打Z世代的年輕消費羣體,選購價值極具競爭力;靈耀Pro14 2023則面向商務辦公、創意人羣,無論顏值、品質感更符合上班人羣的需要;靈耀X 雙屏Pro 2023定位爲旗艦創新形態的產品,科技創新力直接拉滿,對於追求數碼潮流的消費者無疑是個最理想的選擇。
如今,輕薄本發展已進入全新時代,如何根據用戶需求,精準定位產品策略,是筆記本品牌亟需考慮的關鍵。而如何持續在高性能獨顯輕薄本這一這一領域發力,或將成爲品牌們需要突破及研發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