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IMO通過船隻2023年起每年減碳2% 估未來三年不會有船舶過剩問題
▲因爲IMO減碳措施,業界估未來三年內不會有船舶過剩問題。(圖/陽明海運提供)
國內主要航商指出,國際海事組織(IMO)倫敦時間17日即將結束的MEPC 76線上會議,經過投票已經否決美國與歐盟等提議的加倍拉高碳排放標準主張,維持原議,在2023年至2026年之間每年船舶需減碳2%,粗估屆時商船平均要減速兩成才能達標,老舊船舶將被迫提早汰換,因此估計未來三年內不會有船舶過剩問題。
近年來貨櫃船運市場大好,航商搶造新船,目前貨櫃新訂單約爲現有船17%,外界擔心是否會造成船舶過剩問題,但是驗船機構高階指出,IMO減碳規定實施後,船舶估計平均要減速兩成,也就等於運力少了兩成,加上老舊船隻必須汰換,新造船隻是彌補減少的運力,估計至少三年內不會有船噸過剩問題
環保人士對於航運監管機構沒有兌現爲《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做出貢獻的承諾提出指責。不過就現實面來說,如果倍數拉高船隻減碳比例,全球海運市場缺船現象將非常嚴重,物流運輸恐陷於半癱瘓狀態,而造船廠不可能來得建造第三代節能船(TIER 3)。
碳強度指標(CII)監管協議要求從2023年開始採取一系列短期措施,最終目標是與2008年比,2030年達到減碳40%目標,2050年則須減碳達50%。
有關航商指出,每艘船舶根據船舶與性能的不同,將由驗船機構根據IMO制定的公式計算出必須減速多少才能達到碳排要求,或是透過加裝節能設施,修改船艏等方式來壓低碳排放,估計有些老舊船隻甚至需要減速五成,因此也就沒有繼續留用的價值,只能當廢鐵賣。
IMO MEPC 76 的減碳目標,與2019年的水平相比,到2026年預計將減少11%碳排放,此一決定遭到綠色團體和美國、英國和歐盟成員國的反對,他們希望到2026年至少減少22%的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