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快視”戰爭2.0:一場主動選擇的敗退

編輯 | 曹賓玲 付曉玲 王熙媛

數據支持 | 洞見數據研究院

“視頻號在kill time這塊兒,已經基本可以取代抖音了。”

一位短視頻重度用戶,在雪球發表自己的體驗,引發了網友的一場脣槍舌戰。

爭議的背景是,抖音主站及極速版單用戶單日使用時長總和,從巔峰時期的245分鐘,跌落到今年6月的210分鐘;快手更誇張,時長總和從233分鐘下滑至196分鐘,跌幅達15.8%。(數據來源QM數據庫)

而騰訊2023Q2財報披露,視頻號總時長翻倍。據此推算,其時長爲57.6分鐘,不僅超過抖音主站的一半,且DAU還在以“雙位數”的增速飆漲。

很顯然,一場短視頻領域的勢力洗牌,正在激烈上演。

對此,有人歸結爲抖音廣告太多、快手社區變味,令人興致索然,而視頻號生態越來越豐富,體驗感變好,所以收穫了用戶。

這些觀點解釋了一部分原因,但並未穿透表象。進一步深挖會發現,當下平臺時長的“此消彼長”,不是被動發生,而是抖快主動選擇的“一場敗退”。

目前,短視頻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還能繼續挖掘的增量羣體,僅剩被視爲“低淨值用戶”的銀髮人羣與三四線城市用戶。

而平臺因爲自身商業稟賦和發展階段迥然不同,在與“低淨值人羣”碰撞時,會產生“彼之蜜糖,吾之砒霜”的效果:

快手拉新+維持成本過高,圍着低淨值用戶轉,只會是個賠本生意,戰略放棄“低淨值”用戶(基於ROI邏輯);

抖音任何一滴流量都不想放過,但低淨值用戶拉低了整體貨幣率,影響平臺生意屬性(基於估值邏輯);

視頻號基於獨特的社交“流量佃農”,沒什麼成本壓力,承接了這些“嗟來之食”,並獲得一定“景氣繁榮”。

平臺在此期間的取捨,正是本輪用戶時長變化的核心原因。

快手:爲老鐵們“買買買”,已經不划算了

過去高度熱情的老鐵們,似乎正在拋棄快手。

如下圖,快手不僅用戶時長下滑,拉新情況也堪憂,代表社區活躍度的內容贊評比,更是直接從前兩年的25腰斬至2023Q1的11。

調研顯示,有近4成老鐵認爲快手真實的分享少了、小資內容越來越多,平臺趨向“抖音化”;還有不少老鐵吐槽,極速版以前一天能提現1塊,現在只有1毛,“平臺玩不起了”。

對老鐵們的情緒,快手不會沒有感知,但對平臺而言,繼續在內容上“買買買”,已經不划算了。

QM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快手超一半的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且50歲以上的佔29%。

也就是說,快手補貼的一大受衆就是“低淨值用戶”,而實際上,他們很難在電商、廣告變現上貢獻太多價值。

以近期的“一元購”活動爲例,其雖爲快手帶來不少電商新用戶,但據晚點 LatePost瞭解,新用戶留存率與復購率普遍並不高,很多人“薅完就跑”。

疊加互聯網流量見頂,快手的銷售費用率和時長同比變動差值開始加大,且重金採買的內容對用戶增長的拉動也趨於乏力,“營銷驅動”的打法逐漸失效。

作爲一家商業公司,快手不可能放任“得不償失”的局面發展下去,調整經營策略勢在必行。

可以看到,其從2022Q4開始下調拉新費用,並且格外強調“物超所值”。老鐵抱怨的“獎勵變少”,正是由此而來。

與此同時,快手還把主要攻略對象轉向高淨值羣體。

如老鐵們感受到的,在視頻內容上,快手不再完全緊貼大家愛看的接地氣的內容。其2023快手光合創作者大會也提到:要轉向多樣化、特色化、健康化的內容,目前低質流量佔比已經大幅下降,減少低俗、強宣傳的內容。

而專門打造“富人”喜歡的內容,無非是爲了拉攏品牌,方便後續變現。

可以看到,在廣告業務上,快手提出了用戶/粉絲分層運營模式,讓商家可以在後臺識別出粉絲的消費水平,一鍵針對性投放。

以往快手的ADload一直保持在9%左右,分層運營後,商家可以精準面向高消費人羣投放廣告,相當於結構性提高了廣告加載率。同時,其還強調加大品牌廣告佔比,進一步提高廣告效率。

不過,只是廣告誘人,沒有對應的轉化,也很難真正打動品牌方。

基於此,快手試圖榨取達人們積累起的私域流量,借川流、聚光等計劃,把達人吸引的流量“洗”給品牌。

如此“親富人、遠老鐵”下,可以看到,快手每日活用戶可帶來的營銷收入,從2023Q1開始有了明顯提升。

但落在老鐵和達人們眼裡,這就是爲了賺錢而變味了。平臺用戶數據的下滑,就是大家在用行動表達不滿。

更棘手的是,犧牲生態價值換取的消費價值,也需要重新掂量。

上文說過,快手核心用戶羣體仍在三線以下,高淨值用戶的“含金量”是相對不足的。更何況富人們對快手有白牌、低價商品的刻板印象,需要慢慢培養在快手購物的習慣。

與此同時,大規模的品牌化會弱化低價產品的存在感,讓人數佔大頭的老鐵們產生“平臺太貴、我太窮”的錯覺,影響購物慾。

一旦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很可能會壓低平臺整體商業變現的水平。

總而言之,快手犧牲部分生態價值,短期內確實提升了用戶消費價值,但平臺拿捏不好個中尺度的話,長期可能會影響整體價值。

相比之下,視頻號就沒有快手那麼多煩惱了。

視頻號:把微信用戶都變成免費“流量佃農”

不少人應該注意到了,彷彿一夜之間,爸媽給你發的催婚、勸生、標題黨新聞等載體,從文章變成了短視頻,且更讓你招架不住了。

你置之不理,他們孜孜不倦地轟炸你;你挨不過,短視頻回擊,越發激起他們的鬥志,和你打回合戰。

而其實,這種“討人嫌”行爲愈演愈烈的背後,離不開視頻號的“推波助瀾”。

2021年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曾放言表示,“視頻號沒有花一分錢去購買內容,將來也不想這麼做。”

但結果衆所周知,視頻號用戶時長,一直停滯不前。

畢竟“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比起視頻號上這些沒啥成本的“垂類”泛知識內容暴擊,顯然肯撒錢請大明星、大活動擴充內容,又愛補貼讓大家薅羊毛的抖快,更有誘惑力。

而被快手放棄的低價值用戶,特別是銀髮羣體,某種程度卻和視頻號“志同道合”。

可以看到,視頻號廣受詬病的內容,正中銀髮羣體的心巴——第三方報告顯示,銀髮羣體偏好的短視頻內容,聚焦在新聞熱點/歷史文化/軍事養生等品類。

好不容易等來“欣賞”自己的人,視頻號一整個騷動起來。

如下圖,今年一改佛系做派,扶持創作者、加大激勵幅度,加大原有內容方向的擴充,投銀髮羣體所好。

另一方面,作爲“全村的希望”,微信再次爲視頻號大開綠燈。今年的公開課上,微信又把視頻號作爲基礎組件,融入訂閱號、小程序與企業微信。

更多的視頻號入口,顯然便於從微信“撈人”——數據顯示,微信在銀髮人羣的市場滲透率達到了92.5%,遠高於抖快。

圈進來只是開始,接下來就是摸清中老年人的偏好,推薦不斷迭代,持續投其所好,讓其上癮。

可以看到,視頻號的主動流量——通過微信發現頁、搜索等主動進來的流量,佔比提升明顯。

以微信發現頁入口爲例,2022年8月佔比是40.5%,4個月後提升至42.2%,且VV佔比甚至將近一半。

銀髮羣體自己“沉迷”還沒完,他們還能用“關愛”之名,把年輕人拉下水,充當平臺免費的流量佃農。

且得益於微信的社交生態,這樣的導流效果,不僅在父母-子女之間,也適用於老闆-打工人、學校-家長等組織之間。

這一點,是抖快等學不來的。

畢竟視頻號是微信親兒子,想咋轉發咋轉發,而想轉發抖快的視頻,又要下載APP,又要複製口令後搜索,複雜跳轉下來,流量損耗七七八八。

而視頻號卻憑藉如此免費輸血能力,實實在在拉動了時長。

有服務商在採訪中透露:以前中腰部主播單場直播做到1萬場觀左右就不錯了,但現在做得好的能達到5-10萬場觀,甚至更高。

依流量而活的商家,很快嗅到了商機,快速流動了起來。

如下圖,抖音細分領域的頭部品牌,開始加碼視頻號;今年3月後,一些白牌商家和產業帶中小商家,也跑步入場。

有電商運營人士透露,“不管是投流還是做免費流量,在視頻號主要針對老年客戶羣體佈局電商,基本上都不會虧。”

商家有得賺,平臺自然也有肉吃。財報顯示,2023Q2視頻號整體GMV同比增長150%。而早在2023Q1,其已經開始收取技術服務費。

不止電商,流量也漫灌到了廣告業務。據晚點LatePost瞭解,不少品牌方已將其他短視頻平臺的廣告預算,分撥給了視頻號。

這意味着,低成本獲得的流量增長,促成了一波“景氣繁榮”,一部分商家和廣告商會被吸引,甚至參與這波“流量週期”,結果是充實了平臺的荷包。

而平臺反過來,繼續撒錢,投入做用戶時長,達成所謂的“正循環”,最終實現平臺整體價值的提升。

也就是說,對快手而言的低價值人羣,在視頻號上卻可以發掘出「黑鐵價值」。

不過,這種價值目前來看,可能僅限於特定羣體的“一畝三分地”。如上半年在視頻號打廣告的品牌中,那些圈定「成熟用戶」的品牌,更容易獲得高ROI。

由此來看,等這波“景氣繁榮”逐漸消退,視頻號或仍然面臨高增速何去何從的問題。

當然,視頻號正在春風得意的時候,真正焦慮的是抖音。

抖音:精細化榨取每一滴流量,勸退“撿便宜”的用戶

最近,不少消費者反映,抖音的東西越賣越貴,有時還不如去淘寶或拼多多買。

要知道,大家蹲直播間,可不是爲了看主播的生硬劇情和浮誇話術,而是奔着划算去的。

但切換抖音的角度,讓“撿便宜”的用戶望而卻步,或許正是平臺想要的效果。

如開頭所言,短視頻行業滲透率趨緩,抖音的流量長城不再堅不可摧,MAU、用戶時長均大不如前,超頭部KOL數量也在下滑。

這注定了抖音在拉新上,很難再“大力出奇跡”了。更何況,相比視頻號,其既不能刺激人羣“一鍵轉發”充當“自來水”,也不背靠便宜好用的微信內容生態,甚至與快手相比,都缺乏市井人羣的親密度。

以拉新爲例,最近抖音極速版的拉新佣金比快手更高,但地推人員表示,抖音留存指標依舊難以完成;無獨有偶,在直播分成上,抖音對公會和主播的抽傭也低於快手,這同樣意味着,其內容成本更高。

並且花大價錢拉攏來的用戶,流失也在加快。2022年6月,視頻號中抖音活躍用戶滲透率還在59.2%,到了12月,這一數字已達到91%,二者用戶重疊度快速飆升。

也就是說,抖音要拉攏低淨值用戶,需要更加賣力肉搏,但快手的教訓已經表明,這部分用戶貢獻有限。

基於此,一向精明的抖音不再留戀血戰,而是採取了更細緻、更具備性價比的打法,企圖榨取每一滴流量的價值。

一方面,大規模削減營銷費用。以廣告爲例, 今年字節降低了廣告返點,不再通過高返點來刺激市場的投放需求。

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實現流量池子的變現效率最大化。今年上半年,抖音開始大舉進攻本地生活,目的就是開發之前利用率較低的本地流量。

在此基礎上,抖音還形成了一套“流量潮汐”打法——在電商大促期間,提高電商的廣告量,在節假日期間,提高本地生活的廣告量,就像一隻無形的手,來回撥弄流量走向,以獲得整體商業價值最大化。

不僅如此,在流量內部,其還進行了分層的“精細化榨取”。

比如,在本地生活,將流量傾斜給高回報的KA商家;在電商板塊,也針對不同用戶,採取了差異化的變現手段,如爲低淨值人羣大搞貨架電商(主動消費特徵明顯,突出低價)。

但在這個過程中,抖音出於極致壓榨流量ROI的考慮,往往更“偏心”品牌商家,東方甄選和最近火起來的“很高興認識你”直播間,都是財大氣粗的類型。

而針對弱勢的白牌商家,抖音沒有提出額外的流量扶持計劃。一位中小商家介紹,在抖音不僅要會投廣告,還要會拍視頻、做直播,沒有扶持很難玩轉。

並且多位商家反饋,抖音大部分類目的扣點比例在2%-5%,遠高於天貓0.5%-5%、拼多多非百億補貼產品0.6%的抽傭,導致體量較小的商家的運營成本高企。

某種意義上說,抖音當下更在乎品牌商家背後的高淨值人羣,而戰略性地放棄了白牌商家所代表的低淨值人羣。

但中小商家和省着花錢的“窮人”,纔是網絡中的大多數,他們的大範圍流失,無疑會給平臺的長期價值埋下隱患。

事實上,市場的擔憂正在成爲現實。近期互聯網廣告專家會議,在分析抖快轉投視頻號的客戶時提到:由於客戶羣體方面的不同,快手轉投(視頻號)的並不是特別多,抖音轉投比較多。

對短視頻平臺來說,以中老年、五環外爲代表的“低淨值用戶”,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爲了實現平臺利益最大化,它們對這些用戶或極盡逢迎,或淺嘗輒止,或忍痛“淘汰”。

這本身無可厚非,但無論管理層還是投資者,都需要關注除短期經營目標以外的更多東西,畢竟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可能會在未來造成一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