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得咎怕觸法 幼教團體:正向引導、親師溝通避地雷

「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雖然已上路一年多,但多數幼教老師/教保員對規定仍不明白,教育部指出,正向引導、增強親師溝通是關鍵。示意圖。記者林伯東/攝影

「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雖然已上路一年多,但多數幼教老師/教保員對規定仍不明白,且多靠口耳相傳,也傳出幼教老師人心惶惶,怕不小心觸法,就連飯碗都不保。教育部幼兒輔導管教注意事項宣講人員陳韻如鼓勵幼教老師,採取正向引導、增強親師溝通,就不須太擔憂。

關於「教保相關人員違法事件調查處理辦法」,有各種懶人包在網路上、教保員之間互相流傳。像是不可餵食孩子、不可要求孩子重走路、孩子午休不睡,不可讓孩子站或坐、不可讓孩子在教室外吃飯、不可讓孩子的手黏在一個位置不動等等。

陳韻如說,少子化再加上社會氛圍改變,管教措施勢必也要調整,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正向協助,像是協助吃飯不會違法,但勉強就不適合。

另也傳出「不能跟孩子說吃飯慢的話,就只能跟廚房阿姨待在餐廳」,陳韻如說,這也不正確,孩子如果吃飯慢,可以協請廚工幫忙看顧,不會違反規定。

面對新法規,許多第一線幼教師、教保員尚不瞭解。陳韻如說,已建議國教署增加培訓輔導與管教辦法宣講人員,增開輔導與管教辦法宣講場次。

臺北市教保人員協會秘書長陳亮吟表示,現場老師對於不當對待行爲定義的法條不太熟悉,除了教育部研習之外,也建議幼兒園園長將此條例中明訂的身心虐待、體罰、霸凌等定義,拿出來與老師對話,讓老師更知道地雷有哪些,形成該園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