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松山湖,跑出一家機器人新秀

文/陳靜儀 編輯/鄢子爲

旋轉、跳躍、上樓梯、穿草地、越礦山,這些動作,“刑天”機器人可以全部搞定。

8月底,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上,東莞創業公司本末科技,展示了自家產品。

該公司創始人張笛,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ECE機器人學院,今年30歲。

他既推出了輪足機器人,也做零部件。

其產品應用於家用/工商用機器人、健身等行業,與科沃斯、追覓、覺飛等客戶保持合作關係。

機器人賽道紅火,企查查顯示,本末科技已完成六輪融資。其A輪與Pre-B輪的融資規模,均達到億元級別。

換道攻堅

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是機器人三大零部件。其中,減速器是機械傳動的核心,決定機器人的速度和精度。

爲了讓機器人關節系統更精巧、耐用,大部分公司選擇迭代升級減速器。

張笛團隊獨闢蹊徑,直接去掉減速器,用直驅電機爲設備提供動力。

直驅電機,沒有齒輪等各類傳動機構,在機械設備上運用得少,其好處是可以提升機器人運動速度和效率,延長設備壽命。

爲了達到和減速器一樣的效果,張笛團隊需要解決電磁設計、傳感等多個技術難題,且沒有案例參考。

“我們只有幹掉減速器,纔有機會把產品帶給大衆。”張笛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說,“這件事有難度,要不然我們創業幹什麼?”

他透露,求學期間,做了一個維持機器人平衡的姿態控制器,由齒輪和減速器控制部件轉速。

有天晚上,項目進度不及預期,他拆掉減速器,意外地發現效果很好。

沿着這一思路,張笛於2018年創立本末科技,一年後將公司總部遷至東莞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

其直驅技術路線,吸引了大批投資機構的關注。

機器人的關節系統佔總成本七成,核心零部件供給是產業規模化的前提。

本末科技擁有機器人關節生產技術與產品化能力,其新推出的關節模組,峰值扭矩高達120Nm,承載能力強,適合負載大的場景。

“我們發現,車、飛機等智慧設備,都有向機器人方向轉變的可能性。”本末科技供應鏈總監連亞濤表示,這種泛機器人市場,將帶來更多機遇。

以掃地機器人爲例,電機和驅動一體化設計,可以節省一半空間,有利於內部硬件集成,還可以做到靜音。

量產應用

刑天機器人,爲全球首個直驅型雙輪足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分爲三個類別:人形、雙足、靈巧手,分別模仿人類的移動能力和操作能力。

雙足機器人,又細分爲輪式與足式。刑天機器人結合兩者優勢,以伸縮腿搭配輪子,去掉減速器,依靠六個直驅型關節運行,輕便靈活,會彈跳、側蹲。

官方宣傳視頻顯示,刑天可以協助人類收取快遞、搬運糧油、逛超市。

“比我想象的還要酷,我以爲是4自由度的,沒想到有6自由度......運行過程中,安靜得讓人以爲沒有開機。”智元機器人創始人彭志輝評價道。

2021年,刑天機器人批量化生產,在智慧園區、礦山、建築中進行巡檢、運輸、數據採集等任務。

靈便的輪足爲“肌體”,直驅電機作“小腦”,張笛認爲,這還不夠,刑天需要變得更智能。

2022年6月,本末科技與芯片企業地平線合作。地平線提供的邊緣計算能力作爲“大腦”,在算法、算力層面,賦能刑天機器人,輔助其進一步在汽車駕駛、安保巡邏與地形勘探等領域發展。

經過六年的發展,本末科技現有兩大產品:低轉速、大扭矩的直驅電機方案、智能動力模組,以及輪足機器人刑天和TITA。

據張笛介紹,本末科技已經實現研產銷一體,數秒即可交付一臺量產型直驅電機。

師承名師

從概念到商業化落地,張笛的創業之路,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

國內機器人領域,素有“南湘北苗”的說法。“南湘”就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他以孵化模式,培育了大疆創新等機器人企業。

名師指導,張笛少走一些彎路。

求學時,有省掉減速器的想法後,張笛告訴了李澤湘。那時,他還沒有完整的概念,遑論成品。李澤湘覺得可行,提供資金支持,鼓勵他嘗試新技術路線。

該公司後續獲得大米創投、奇績創壇、聯想創投、亦莊創投、立灣資本等機構投資。

“在直驅電機和輪足機器人上,本末科技擁有深厚的沉澱和較強的技術能力。”

立灣創投合夥人詹光玖評價道,驅電機憑着體積小、噪聲低、壽命長等優勢,在掃地機器人、健身器材、微型洗衣機等領域,替代了傳統的電機+減速器方案。

“識本舍末”,張笛稱,公司的價值觀,就是重視根本,修減微末,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們能提出更誘人的、沒人做過的、看起來是最終解決方案的新方向。”

張笛帶隊,本末科技有望在新賽道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