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裡,新就業羣體的“愛心奔赴”
(原標題:冬日裡,新就業羣體的“愛心奔赴”)
海報製作:藺子賢(實習)
新華社天津12月24日電(記者隋福毅)冬至過後的一大早,快遞員張德犇頂着寒風前往位於天津河北區昆雲里社區的快遞派送站,脖子上圍着一條新圍巾。
這條圍巾很特別,由昆雲里社區雲尚七彩志願聯盟的志願者親手編織。社區工會驛站將圍巾送給了張德犇,以此來感謝這位快遞員對社區的無私奉獻。
不久前,在一次日常送快遞的途中,張德犇敏銳地發現一戶人家的陽臺有煙冒出。他立刻意識到情況緊急,迅速上報給社區網格員,並與網格員一同趕往現場,齊心協力將火撲滅,成功防止了一場事故的發生。
經過此事,張德犇得知這戶人家居住的是一名老人。此後,張德犇沒有忘記這位獨居的老人。如果有昆雲里社區的派送任務,他便會特意前往老人家中,與老人聊會兒天。
“社區居住的老人多,而且子女大多不在身邊,所以我送貨時,不僅會將商品送至指定地點,還會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將生鮮食品放入冰箱,協助攜帶一些生活必需品……”張德犇說。
如今,張德犇也成爲了雲尚七彩志願聯盟的志願者兼流動網格員,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活動,定期上門向老人送溫暖。
“社區建設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快遞員在走街串巷的過程中不僅熟悉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還能與居民建立起密切聯繫,幫助我們發現和解決很多問題。”昆雲里社區工作人員盧雲鵬說。
張德犇的圍巾由社區志願者魏克莉編織。“溫暖是相互傳遞的。”她說,“快遞員真心實意在爲社區服務,天冷了,我們也要做點事情。”
12月19日,在天津市河北區昆雲里社區,社區志願者將手工編織的圍巾送給快遞員。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不僅僅是張德犇,越來越多的新就業羣體在天津這座城市感受到了溫暖。走進紅橋區總工會在紅旗社區建設的工會驛站,外賣騎手張興智送完一單外賣後來到驛站喝口熱水,他和工作人員你一言我一語地輕鬆交談,聊起了社區裡的新鮮事。
一杯水的暖心之舉激發了張興智的熱情。他發起的“紅鹹先鋒”志願團隊已有300餘名騎手加入。“現在這支隊伍已經成爲參與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社區書記李濟城說。
“他們與社區網格員緊密協作,在工作途中不忘反饋在街域裡發現的問題,也有騎手與我們社區的困難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定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李濟城介紹道。
隨着新就業羣體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着愈發重要的角色,天津市推出一系列舉措關心關愛新就業羣體工作,幫助他們優化工作環境,凝聚工作合力。
前不久,天津市河北區委社會工作部推出《河北區新就業羣體“暖新十五條”舉措》,包括搭建直接聯繫通道、開展職業能力提升行動、搭建法律維權幫助平臺等內容,幫助新就業羣體健康發展。
天津市總工會大力推進工會驛站的建設,全面提升工會驛站服務質量,不僅爲新就業羣體提供了優質服務,還爲他們搭建了一個交流互動和自我提升的平臺。
盧雲鵬說,昆雲里社區爲新就業羣體開放了青年夜校,舉辦了各類講座和培訓活動,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區,增強其社區歸屬感。
“‘人心換人心’,我們用心做好服務,新就業羣體也會以更加熱情和敬業的態度回饋社區。這是一種雙向奔赴。”李濟城說。
目前,天津市已有大大小小超6000家工會驛站落成。在天津,織得更密、沉到基層的工會驛站,已經成爲冬日裡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環衛工人等羣體的歇腳、暖心之處。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圍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工作特點,紮實推進工會驛站建設,探索創新工會驛站運維管理方式,不斷刷新勞動者進‘站’體驗,真正把工會驛站打造成‘凝新’‘暖新’‘安新’的新平臺,以實際行動傳遞工會力量,傳播工會聲音,打響工字品牌。”天津市總工會副主席密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