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環易晃動北市公車乘客2年摔傷433人 王欣儀要求市府改善
▲北市公車2年內摔傷400人,王欣儀要求市府改善。(圖/議員王欣儀研究室提供)
臺北市公車乘客摔傷的新聞時有所聞,臺北市議員王欣儀調閱資料發現,近2年乘客摔傷意外事件高達433件,其中因乘客走動中未握扶手(扶杆、吊環)的佔比最高,其次是乘客站立未移動有握扶手。王欣儀近期接獲民衆陳情,指現有公車拉環設計易隨車身搖動難拉穩,要求市府應督促業者改進,也請公車司機應等乘客上車站穩後再起步,降低受傷事件次數。
對此,公運處主秘楊欽文表示,議員所提都是好的意見,但現有車輛調整不易,會轉給公車業者做爲未來新車採購時的調整建議;另外,車內乘客摔傷多數是沒有握好扶手、還沒坐定車輛就起步,針對這些狀況還是會持續教育駕駛,應多注意車內乘客的動態。
王欣儀調閱資料發現,106、107年公車內乘客摔傷件數以「乘客走動中且未握扶手」的比例最高,共有173件,佔總數近4成,比例第2高的是「乘客站立未移動且有握扶手」,高達99件,代表即便乘客有握着扶手,但未握好或是因吊環設計不良容易晃動,造成乘客無法拉好而跌倒摔傷。
王欣儀曾接獲民衆陳情,現在公車一繩一環的吊環容易隨着車身晃動,不好拉穩;此外,也有剛踏上車尚未站穩、握好扶手時,車子就突然開動,差點重心不穩摔倒;也常看到在車輛未停穩前,許多乘客爲了提早準備下車,急忙走到車門前卻未握好扶手,都容易造成意外發生。
王欣儀呼籲,司機應等乘客坐好站穩後才能開車,此外公車內也應要有足夠數量的吊環、扶杆,讓乘客皆有地方支撐、拉握,同時應降低拉環高度及縮短拉繩長度,以降低拉環晃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