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繞着原子核旋轉,那麼電子與原子核之間巨大的空間裡有什麼?

很多人爲了解釋原子的概念,把原子核跟電子的關係,比喻成太陽和行星的關係,於是自然而然地,我們腦海中出現了這樣一個模型,就是如同行星圍繞太陽旋轉一樣,電子也以某種軌道,圍繞原子核旋轉。

正如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是整個太陽系的99.9%一樣,原子核的質量佔據了原子的99.9%,電子僅有約0.1%。於是人們自然而然地想到,電子跟原子核之間,應該類似太陽和行星一樣,存在廣闊的空間。

這種解釋,雖然直觀容易想象,但是卻跟原子的真實情況相去甚遠。

一開始,原子只是一種哲學思想,這種思想源於對自然的觀察,因爲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切西瓜還是切冬瓜,只要不停地切,就會得到越來越小的部分。

於是有人猜想:物體不能無限分割下去,當小到一定程度,就達到極限了。這種最小的單位對應的就是原子。

後來,人們發現有些元素存在放射性,比如X射線,α射線和β射線,這是元素自身發生的變化,顯然不能用化學反應的理論來解釋。

科學家進一步研究後發現,氡的α粒子是它的電子核,含有兩個正電荷,β射線則是電子流。

於是科學家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原子並非最小單位,原子是可以分割的。

人類目前的技術只能看到平面分子的結構,對於原子長什麼樣,我們既看不見,又摸不着。目前原子長什麼樣,都是科學家們猜測的。

對,是猜的!但不是亂猜,而是基於嚴謹的科學實驗數據。

人們一開始不知道原子內部有原子核這個東西,而是認爲原子內部,電子和正電荷是均勻分佈的。

下圖爲早期的原子模型:湯姆遜原子模型:

後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盧瑟福做了一個實驗,他用α粒子轟擊很薄的金箔時,理論上,α粒子穿過金箔時,會撞擊到原子內均勻分佈的電子和正電荷,而α粒子比電子重7000多倍。當α粒子撞到電子,就彷彿大炮撞到了一粒灰塵,最終α粒子會暢通無阻地通過金箔。

但實驗結果卻讓盧瑟福大跌眼鏡,因爲部分α粒子被彈開了,有一些偏轉角度甚至接近180°。你能想象大炮被灰塵彈開的情形嗎?這說明原子內部跟人們原來想象的不一樣。盧瑟福認爲,α粒子一定撞到了更大的,而且是帶正電的東西,因爲α粒子就帶有正電荷,只有同性相斥,纔會出現近180°的反彈角度。

他把存在於原子內,並且又重、又帶有正電荷的東西,稱爲原子核。

盧瑟福據此提出了原子模型,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類似太陽系的原子模型。後來波爾改進了盧瑟福的模型,他認爲在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它們軌道是分層的,越往外層,電子數就越多。

按照這種模型,原子核跟電子之間相距甚遠,就像太陽跟冥王星的距離一樣。

下圖是冥王星上的太陽,因爲距離遙遠,太陽變成了右上角的一顆明星:

雖然盧瑟福的原子模型很好地解釋了α粒子散射實驗,但是卻有個問題。根據經典力學和經典電動力學,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會不斷輻射能量,最終落入原子核內。然而,現實情況是,原子都是以穩定的形式存在,這是盧瑟福的模型無法解釋的。

量子理論出現後,盧瑟福模型問題終於得到了修正,原來電子之所以能在軌道上穩定地運動,是因爲電子處於特定的能級,在這種情況下,電子的狀態是穩定的。

根據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電子的位置不是確定的,只能以概率的形式表示,其中出現概率大的地方,點的密度大,反之小,看上去彷彿在原子核周圍籠罩了一層“雲”,因此被稱爲“電子雲”。

根據“電子雲”可以判斷出,在電子和原子核之間依然是電子。

在極端條件下,比如超新星爆炸,電子會被壓縮到原子核內,跟其中的質子形成中子,這就形成了中子星。

中子星密度極大,每立方厘米能達到1億噸以上,如果把地球壓縮到這樣的密度,地球的直徑就只有22米了。這樣你就能想象,電子跟原子核二之間的空間有多廣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