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農場/家族傳承學 世代必修課
過去幾年來,羅立羣一直在兩岸三地教「家族傳承」課,學生裡有許多企業家父子檔。他自己也出身自企業家族,兄弟都是創業家。
「家族傳承」看來是富人階級才需要學的事,但是羅立羣卻認爲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除了傳承財富,也要傳承價值觀和人脈,他認爲,不管有沒有經營事業,每個家庭都需要世代傳承。
臺灣2,300萬人口,約等於600萬個家庭。2023年國際金融集團的全球財富報告指出,臺灣在全球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五。他認爲,臺灣擁有3,000萬元以上資產的家族至少有100萬個。
目前全臺灣大學生總人數也差不多是100萬人,家族傳承教育的市場除了是大生意也是大公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更好,每個家族都更好,臺灣也才能更好。
這完全符合三意學校所倡議的「創意、公益、生意」,我立馬邀請羅立羣加入三意學校的行列,來協助更多家族做好傳承工作。
大致瞭解羅立羣過去教課的內容之後,我把家族傳承工作歸納成三個重點:
一、一起吃晚餐
每天只需要30分鐘,就能拉近家人距離。晚餐不只是一頓飯,更是家人溝通的好時間。家人一起吃飯會很自然的分享生活和情感,長期會積累出溫度和信任。
二、常寫信
文字有儀式感有深度,也會帶來更強的記憶。家書可以承載着家族共同的視野與價值觀,幫助家族創見共同視野(vision)的作用。
像美國傳奇企業家洛克斐勒在他親筆所寫的38封家書中,將思想和智慧融入對子女的教育中。
三、把握時機
美知名學者John Davis長期研究企業一、二代在家族企業中共事最佳年齡區間是:一代51至60歲對應二代23至33歲,或一代71至75歲對應二代41至50歲。
太早或太晚,都會對雙方關係及共事的工作品質遞減。這兩個時間點都是進行家族傳承溝通的好時機。
羅立羣所提的這些重點,也是以下幾本書所強調的:
《家族企業的治理、傳承與接班》:這本書指出,家族企業的優點都建立在若干關鍵前提下,像是由親情所產生的「理念傳承」與「資源傳承」,以及手足之情所產生的「團結」,以及以「家族治理」爲基礎的「公司治理」。
家族企業如果切實做到以上這些,就能在許多方面呈現出其身爲「家族企業」的優點。如果做不到,就不可能永續經營,甚至應該早早結束纔對。
《鴻毛之重》:臺灣上市公司有73%是家族企業,老闆平均年齡爲62歲。這本書的主角是1908年創立的合隆毛廠,也是臺灣少數跨足國際市場的百年家族企業。第四代傳人陳焜耀和五代傳人陳彥誠在書裡父子對談,分享兩人從看法對立、相互理解、建立默契到並肩作戰的接班過程。
《戰勝黑天鵝》:這本書彙整世界知名家族傳承的21個案例,跨越歐美與亞洲,呈現家族企業創富、家族企業治理、家族治理及其培養和選拔接班人等相關規劃。強調要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讓家族的財富和理念永續。
華人家族的民族性與文化有別於歐美,歐美家族企業之傳承規劃並不盡然完全適用,如何考量華人家族企業的需求,是核心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