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羣星閃耀時》研討會在京召開 以青春爲題傳遞信仰力量
原標題:電視劇《羣星閃耀時》研討會在京召開 以青春爲題傳遞信仰力量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蘇墨
工人日報客戶端 6月18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羣星閃耀時》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行業專家、主創團隊及多家媒體代表到場交流,共同探討《羣星閃耀時》的創作經驗與價值意義,爲今後的青春主旋律題材影視作品創作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羣星閃耀時》由芒果TV、湖南衛視、芒果超媒、芒果影視出品。研討會上,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內容管理一處處長壽玲玲肯定了該劇的年輕化表達,同時對湖南衛視、芒果TV在劇集創作上的更多探索與突破錶達了期待。
以創新爲筆,打造湖南廣電精品劇作
《羣星閃耀時》以“小切口”展現“大歷史”,是湖南廣電現實主義創作的又一精品劇作代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副臺長徐蓉認爲,《羣星閃耀時》秉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緊密關注青年成長與理想追求,體現了文藝創作與人民和時代緊密相連,是一部實現“在人羣覆蓋、社會影響、話題討論產生新的創新和突破”的芒果自制精品劇作,展現着湖南廣電人對價值導向的不懈追求和對新時代文藝創作要求的積極響應。
湖南省廣播電視局電視劇處處長譚昕用“有營養、味道好、有創新”三個詞總結了該劇的亮點,該劇以生活流的敘事模式,展現青年成長羣像,體現信仰的力量,也期待以《羣星閃耀時》的創作經驗與評價反饋爲引,指導湖南廣電創作出更多精品劇作。
以青年爲引,探索主旋律題材新路徑
《羣星閃耀時》通過“四所青年”的羣像敘事,描繪出一幅民國時期的青年奮進圖景,同時在煙火氣十足的日常敘事與戲劇衝突強烈的案件交織中,徐徐展開一幅更爲廣闊的時代社會圖景。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爲,《羣星閃耀時》講述了青年人華楨於羣星閃耀中成長爲革命者的故事,講得環環相扣、險象環生、不落俗套,大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吸引力,也體現出“我們的電視劇創作在爲抗日英雄畫像、立傳、明德時,人物形象愈來愈多樣化、個性化,值得稱道”。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從革命歷史題材的青春化、年輕態表達出發,肯定了《羣星閃耀時》的創作思路,並指出“革命當中包涵着最飽滿的青春跟熱血,革命本身就是從青春中孕育和爆發,《羣星閃耀時》講出了革命與青春的因果”,達成了對現代年輕觀衆的革命感召力。《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指出,《羣星閃耀時》既有青年人“匡扶正義,保護百姓”的人間煙火氣,又有“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革命信仰,在這樣的交織推進下,讓華楨這一青年角色形象變得可感可塑、立體鮮活。
以信仰爲題,跨越時代傳遞情感共鳴/傳遞跨時代的情感共鳴
無論是在時代洪流中無愧青春、以身報國的“羣星精神”,還是“青春年少時,得顯己志,乃人生之大幸”的理想追尋,又或者“苟利家國,死生以之”的精神內核,《羣星閃耀時》都以信仰爲命題,傳遞着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力量。
《文藝報》編審、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視聽委員會副主任高小立認爲,《羣星閃耀時》將革命、諜戰、青春等元素融合得非常成功,打破了當下與歷史之間的壁壘,“不僅拍出了一羣大時代年輕人信仰力量,同時也拍出了他們信仰猶如璀璨星辰的浪漫唯美”。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戴清指出,《羣星閃耀時》特別注重在細節處體現人物的選擇,同時用現實主義的基底來承載、鐫刻人的心靈情感。劇中年輕人正是憑藉一份共同認同的信念,緊密結合成爲一個集體,爲國家和民族去探尋信仰、去追尋信仰。
此外,《羣星閃耀時》主創團隊也從劇集將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兩種風格交織融合的角度,分享了該劇的創作心得。導演萬里揚總結,在進行劇集創作時,先以場景細節“搭建現實主義的基底”,同時“在切實的寫實邏輯上,增添浪漫主義色彩”,通過小人物的抉擇來展現大時代的抉擇。在編劇黃琛看來,《羣星閃耀時》像是“一首浪漫的小詩”,劇中角色對理想堅定不移的追求,是屬於革命者的浪漫。而編劇蒲維則點出,該劇的創作邏輯是“用現實主義的精神審美去尋求觀衆的情感共鳴和精神共振”。
以青春視角講述革命信仰,與年輕觀衆同頻共振。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在研討會中總結,《羣星閃耀時》剖析了不同出身青年人的信仰選擇,是湖南廣電抓住其青春特色的體現,並期待將來湖南廣電能推出更多更好的青春題材優秀作品。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